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青岛三甲中医医院达4家

原标题:青岛三甲中医医院达4家

青岛日报讯 市政府新闻办昨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市中医药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暨振兴国医行动开展情况。记者获悉,目前我市已有四家三甲中医医院,位列副省级城市第一;山东中医药大学青岛中医药科学院下辖的青岛中医研究院项目已经完成前期装修筹备,即将于今年年底投入使用。

16个门诊中医优势病种纳入医保统筹

据了解,为加强对试验区建设工作的督导考核,我市将“健全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市委对区市政府重点领域改革创新成效考核指标,国内率先将“中医药资源配置情况”纳入公立医院综合绩效考核指标,率先将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纳入区、市党委政府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责任制考核,提升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

此外,我市还开展中医优势病种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在国内率先将16个门诊中医优势病种(非大病)纳入医保统筹支付范围并按日间病房管理,且提高了限额结算标准,为3231例病人节约费用853万元。制定了《青岛市中医优势病种支付方式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将7个住院中医优势病种以病种为计价单位进行定额结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为此专门来青实地调研,召开专题研讨会并提炼出“青岛经验”。

已建成6家中医医养结合型医院

实施中医药“标准化”。在全国率先试行中医医疗质量信誉等级评定制度,将中医医疗质量信誉等级分为三等九级,实施中医医疗质量量化分级动态管理,全市中医药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三甲中医医院增加到4家(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青岛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西海岸新区中医医院、即墨区中医医院),数量位列副省级城市第一,全国综合(专科)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达到6家。

推进中医药产业化。开展了中医药特色小镇(街区)建设项目,遴选了11个中医药特色小镇(街区),建立了5个中医药旅游基地、4条中医旅游线(点)。已建成6家中医医养结合型医院,包括三种模式:中医院在老年公寓内开设老年病房、医院内设立老年护理院、医院养老院两院一体。同时我市还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中纳入了3项中医药服务内容,通过家庭医生团队为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中医药服务。

探索中医药发展军民融合模式

发挥岛城“海军城”“拥军模范城”、军队驻青医院、疗养院较多的特色,促进中医药军民融合式发展。在军队驻青医疗机构中打造了1个国家中医药重点专科、2个全国“治未病”中心、1个高端养老中心、1个居国内先进水平的中西医结合康复中心,打造了融健康养生知识普及、养生保健体验、健康娱乐、药膳食疗于一体的“中华养生文化园”,受到广大官兵和市民的欢迎。举办了全军中医针灸诊疗适宜技术培训班,12国军医来青学习,向国际传播中医声音,讲述青岛中医故事。

建立80个知名中医药专家工作室

开展“卓越中医”行动,夯实中医药发展的人才支撑体系。推进实施中医药“十百千万”工程,举办了第二届“国医大师”论坛,建立了全国知名中医药专家门诊——杏林苑,柔性引进建立了包括10个国医大师工作室在内的80个知名中医药专家工作室。遴选了160名中医药中青年技术骨干师从学习,中医药临床诊疗能力明显提升。山东中医药大学青岛中医药科学院下辖的青岛中医研究院项目已经完成前期装修筹备,即将于今年年底投入使用。

开展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出台了《青岛市促进社会办中医试点工作方案》,入选国家社会办中医试点城市,社会办中医医院开业28家,备案制中医诊所53家,释放了社会办中医的活力。

实施国医馆建设项目,累计建成国医馆133个;全市建成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4个、高龄夫妇孕育调养门诊16个、中医专病(专技)特色门诊152个,全市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镇卫生院、91.8%的社区卫生服务站、91.6%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所有镇(街)实现中医药服务“全覆盖”,居民中医药获得感明显增强。

相关阅读:
十二届市委第九轮第一批巡察展开 ​国务院: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