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村集体经济照亮脱贫前行路
新华社南宁11月8日电(记者侯雪静、范超)清晨,广西岑溪市大隆镇均昌村年过六旬的贫困户粟壮绪早早来到自家山坡林地,清除完杂草,看看自家树苗,又看看一旁的村集体林场,笑容在脸上绽放开来。
记者近日在采访中发现,广西多地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实践中,通过榜样示范、“筑巢引凤”、龙头引领等方式,为贫困户脱贫指明方向。
粟壮绪所在的均昌村受制于地理条件,2018年才修通通村屯硬化路,至今贫困发生率仍在10%以上。
“长期贫穷造成的信心不足让人不敢发展。”均昌村党支部书记陈德儒说,“现在有了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政策支持,选好产业后,我们就示范在前,树立榜样,让贫困户发展有底气!”
为发展村集体经济,岑溪市为每个贫困村提供50万元产业扶持资金。利用这笔资金,均昌村近年来陆续签订了2000多亩的山林地种植澳洲坚果的发展协议,以资金和土地入股,利用企业技术和市场资源发展种植业。
站在山头上,看着满山整齐的澳洲坚果树苗,粟壮绪说:“这2000多亩山林都是村里和别人合种的,村里敢种这么多,我也有了信心。”
“我们这里人均土地0.35亩,山林地也不足1亩,金坡村11户贫困户都是因病因学致贫。”岑溪市归义镇党委组织委员羽运昌说。
羽运昌介绍,金坡村结合自身优势,通过整合各方面的产业扶贫资金,将废旧厂房和仓库进行修缮改造,不仅引来了企业入驻,还利用不断增长的村集体收入持续扩建,为因病因学致贫的家庭建起了家门口的扶贫车间。
“我家里3个小孩在念书,2位老人需要照顾,每月开支都在2000元以上,而此前每月收入仅1000元左右。”家住归义镇金坡村的黄妙连说,“村里有了新企业,贫困户优先进入,每月能有近3000元的收入。”
金坡村进行厂房改造以来,陆续引入电子信息、箱包、纸筒等企业13家,全村11户贫困户全部顺利进厂务工,村集体经济收入也从2011年不足7万元增长到2017年的17.4万元。
地处滇黔桂石漠化片区的广西罗城县,缺地少土的环境让贫困户产业脱贫之路更加坎坷。而对于家住罗城县黄金镇北盛村的罗远秀而言,因早年务工落下腰伤,日子过得尤为艰辛。
2012年对于罗远秀来说是一个分水岭,她和丈夫作为贫困户优先进入当地龙头企业玉麒木业务工。如今工资也从1000多元涨到近3000元,她眼见着脱贫有望。
罗城县副县长谭宏利认为,通过林业龙头企业的引领,可以在最大限度保护绿水青山的前提下,合理有序开发林业资源,并带动村集体增收和村民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