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泉州泉港区6.97吨化学品泄漏涉事海域水产品销售被暂缓
本报记者 秦枭 吴可仲 泉州报道
11月4日凌晨1时14分,福建东港石油化工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港石化”)执行碳九装船的宁波一一天桐1#船舶与码头连接软管处发生泄漏,共造成6.97吨碳九泄漏。
据悉,碳九是一种聚合混合物,主要包含异丙苯、正丙苯、乙基甲苯。该聚合混合物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高浓度吸入对人体有一定的影响。
4日凌晨,正在睡梦中的泉州市泉港区肖厝村的村民肖某被碳九挥发出的臭气呛醒。其向《中国经营报》记者回忆道:“4日凌晨两点多,整个村子充满着一股臭鸡蛋的味道。当时因为村子附近化工厂比较多,没有多想,谁知发生那么大的事。”
泄漏事故发生后,民众多次到涉事方东港石化讨要说法。本报记者秦枭/摄影
与肖厝村的大多数人一样,肖某在肖厝村从事渔排(箱养鱼用的渔排)养殖已经有十余年的时间,从最初的十几个渔排,发展到近百个渔排,这次的碳九泄漏事件,几乎让其回到了原点。
肖某对记者说道:“第二天早上(4日早),夜里的臭味仍然没有消失,越走近港口,臭味越浓烈,而且海面上还有黄色的油在漂着,这时心里就开始担心渔排了。结果到渔排上一看,发现用来固定渔排的泡沫箱都变成了碎片,排子里的鱼跑的跑,死的死。”
记者从泉港区农林水局处获悉,该局表示,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食用水产品安全,即日起暂缓起捕,销售和食用肖厝村海域水产品。
而在此次碳九泄漏事件中,记者发现,类似肖某遭遇的肖厝村村民不在少数。
在肖厝村口一位经营海鲜饭店的老板向记者表示,从事件发生后,来饭店吃饭的客人首先会问海鲜从哪买的,如果是肖厝的,扭头就走。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人民政府的工作人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事件发生后,区政府立即启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成立现场处置、群众工作、海洋影响、事件调查等工作小组,开展应急处置工作。至4日18时,已出动船舶100多艘次、人员600多人次,调集近600袋油毡进行吸附回收,碳九泄漏海域清理工作已基本完成。对于受损的渔民,首先组织他们进行自救,增加泡沫箱,加固渔排,然后工作组会陆续统计渔民损失,确保渔民的利益。
11月5日,记者发现,海面上的油渍已基本清理完毕,但空气中仍然弥漫着呛鼻的油气味。
记者从泉港区环保局获悉,截至11月4日18时,大气VOCs(挥发性有机物)为0.429/m³(4.0mg/m³以下为安全值)。
上述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由于当天天气闷热,风力小,气味散发得较慢,但5日,环保局分别于早晨与中午进行了复测,空气质量在安全值内。
11月5日,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泉港区空气自动检测子站各项空气指标持续正常,受影响海域大气VOCs为0.0574/m³。海水水质监测点石油类含量均符合第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化学需氧量均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符合养殖水质要求)。
对于事件原因调查的最新进展,上述工作人员表示,工作正在展开,待各方面数据汇总后,会第一时间向外公布。
记者从泉港区环保局了解到,碳九泄漏主要是由于东港石化进行油品装卸作业时,其游船连接至码头的软管法兰垫片老化、破损,导致部分油品泄漏。
东港石化作为主要的涉事方也做出了承诺,其表示,将按照最终的事故调查报告及损失评估,承担责任范围内的所有损失赔偿业务。
责任编辑:余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