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用生命书写测绘传奇——记解放军某部高级工程师张民

原标题:用生命书写测绘传奇——记解放军某部高级工程师张民

新华社乌鲁木齐11月7日电题:用生命书写测绘传奇——记解放军某部高级工程师张民

李沛功、王斌、李国利

54岁的解放军某部高级工程师张民又出发了,这次的目的地是罗布泊。在这名老兵眼里,号称“死亡之海”的罗布泊只是他野外作业的一个阵地。

野外作业,是地图测绘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主要作业工具是全站仪、画图板、三脚架。张民说,尽管当前的测绘技术手段不断进步,但涉及到测绘精度要求很高的军事地理信息,仍然需要靠测绘兵的“铁脚板”。

为了将国土精确“复制”到纸上,测绘兵必须“走到、测准”。入伍38年,张民两进罗布泊、三入塔克拉玛干沙漠、四上阿尔泰山、五登喀喇昆仑山,徒步行程累计15万公里,翻越海拔4000米以上雪山100多座,完成重大测绘任务40余项。

1981年入伍的张民,在新兵连时就常听排长讲起野外作业的故事,从那时起就对这项能够四处“旅游”的工作充满了向往。然而开始执行任务后,他才切身体会到野外测量的艰辛与危险。

昆仑山,常年积雪,山高地险。2000年,张民和战友们第3次来到这里。其中一个测量点,在一条长达40余公里的山沟最深处。

山沟两侧的陡坡峭壁上,时不时滚下足球大小的碎石,车辆无法通行,他们只能雇几峰骆驼进沟。走到30多公里处,驼掌被磨破的骆驼怎么也不肯再往前走。张民和队友们只能扛起几十斤重的仪器设备和食品,手脚并用往前爬,最终完成地理数据测绘任务。

还有一次,张民和战友们骑着骆驼在塔克拉玛干沙漠里走了5天5夜,完成全部控制点的测绘任务后途中遭遇特大沙尘暴。张民介绍说,那天,黄沙遮天蔽日,通讯时断时续,他们蜷缩在一座沙丘下,紧紧裹住测绘仪器和刚刚完成的作业图,甚至做好了被狂沙活埋的准备。

神仙湾海拔5380米,空气含氧量不足平原一半,他们一干就是近半年,完成了全部地理要素测绘……新中国成立以来,张民所在单位先后有18名测绘兵长眠冰峰荒漠,用生命践行了对军事测绘事业的铮铮誓言。

1990年,张民所在的航测外业队被上级授予“冰峰火洲英雄测绘队”荣誉称号。28年过去了,当年一同参加授称仪式的,如今只剩他一个人依然在坚守岗位。

指着悬挂在办公室的地图,张民告诉记者:“地图上的每个点位、每个标注,都是测绘兵的责任与荣光。”

伴随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大潮,张民所在部队重新调整组建,而在测绘战线奋战了38年的张民也到了最高服役年限,成了所在部队年龄最大的老兵,他带出来的徒弟甚至已经成了他的领导。

罗布泊某重点区域测绘,是这支部队重新调整组建后上级赋予的第一项重大测绘任务。

“这次任务把我捎上,那个地方我熟。”张民主动请缨。

太阳炙烤着的罗布泊,地表温度时常达到70摄氏度,张民带领战友们平均每天步行20余公里。

“沙丘流动性较大,不能单纯依靠导航仪,要边走边判。”“自然环境和通行条件越是恶劣,数据越不能出差错。”“在沙漠上行走,要尽量走迎风面。”……在4个多月的日子里,从测绘专业技术到荒漠求生技能,张民将自己积累多年的宝贵经验倾囊相授。

因为张民知道,这是他能给罗布泊留下的最后一个印记了。

今年年底,张民就要退休了。凝望着他那黝黑的脸庞,年轻的同事们既敬佩又感动。有人问他:“您干了一辈子测绘,去的都是人迹罕至的戈壁荒漠,值不值?”

“祖国的山川大地,处处都有美丽的风景。”张民说,“作为一名共和国的测绘兵,踏遍千山万水,历经千难万险,亲手绘制了上百万平方公里军事地图,这是我这辈子最大的自豪。”

相关阅读:
江西赣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四华接受调查 深圳城中村改造大变脸 靠拆迁一夜暴富机会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