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超标300倍劣质油,怎就大摇大摆“上路”了
▲垦利石化停车场,一辆罐车停在公厕旁,公厕墙上喷着换油广告。 新京报记者大路 摄
据新京报报道,记者近日在山东调查发现,东营、淄博和滨州等地多家化工企业,专门出售不合格的调和汽、柴油,部分油品硫含量达3252.4mg/L。这是什么概念?如果与“国六”汽、柴油标准相比,硫含量超标300多倍。有一些厂家专门和负责拉油的油罐车司机做起了私下换油的生意。他们以“每吨补贴1500元”的价格,诱惑司机把罐车内符合国标的成品油,部分替换成他们的“调和油”。通过这种方式,劣质的“调和油”偷偷地流入正规加油站。
雾霾形成的重要原因中,公认的包括汽车尾气排放。因此,治霾也需治理汽车尾气就成了一个重要课题,而油品质量升级无疑成了雾霾治理的重要手段。对于油品质量升级,近年来,我国政府大力推动,相关企业也投入巨资,对炼油设施进行改造。然而,“调和油”以及地下换油产业链的存在,却让这样的努力打了折扣。
“调和油”对于空气污染的危害不容小觑。专家表示,“我检验过的劣质调和油中,很少碰到品质这么差的,其档次最多是轮船锅炉使用的燃料油。这种油烧起来冒黑烟,对大气造成污染远远超过一般的劣质油”。一些地方的大气污染或许和这些“调和油”有一定关系。
“调和油”的地下交易繁荣,背后是暴利的驱使。按汽油8000元/吨计算,如果一车油换出5吨,换油企业除去1万元甲醇成本,再减掉7500元给司机的“补贴”,差价能达到2.2万元。“调和油”厂家挣个几十万很轻松。
记者调查发现,“调和油”厂家,仅在东营垦利区义和镇和胜坨镇,就达几十家。一条不过两公里的马路两旁,密集分布着多家做“调和油”的化工企业。可以说,“调和油”在当地几乎是公开的秘密。地下换油交易在监管部门眼皮子底下大规模进行,这其间有无监管不力,无疑是相关监管部门需要调查的方向。
“调和油”骗过加油站,这也暴露出检测环节的漏洞。厂商透露,“哪家加油站化验哪家不化验,他们都有数。加油站发现不了,车主发现不了,这钱稳赚。”显然,部分加油站对油品质量把关不严,监管部门对于加油站油品质量日常抽查的宽松,环保部门对路面车辆排放执法的缺位,让“调和油”“生意兴隆”。
就此而言,“调和油”地下交易的曝光,是一个提醒。一直以来,对于汽车尾气的治理,主要强调在生产端提高油品质量,缺乏一个从生产端到消费端的全链条监管,这给了黑加油站、地下换油交易等非法产业以生存的土壤。因此,在油品质量升级的同时,监管也要同步升级,确保用高质量油品服务于大气污染的治理。
面对“调和油”,作为地方政府当守土有责,对于“调和油”源头展开严厉打击。质监部门对于加油站油品质量,也要建立高频率、不定期的抽查机制。环保部门更要借鉴有效经验,更多采取上路执法的手段,对车辆尾气排放进行抽查。主动监管,把监管之网织得更密一些,才能让劣质“调和油”无处遁形,避免给大气污染治理造成冲击。
□于平(媒体人)
编辑:肖隆平 林鑫 校对:范锦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