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迷你基金”清盘压力加剧 投资者择“基”应理性看
随着公募基金2018年三季报披露完毕,越来越多的迷你基金、清盘基金现象引发市场关注。Wind资讯统计显示,剔除发起式基金,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末,全市场资管规模低于5000万元的迷你基金数量增加至572只,较二季度末的490只增加82只,增幅超过16%。其中,混合型基金占比超过一半,达306只,成为迷你基金最多的基金品类,债券基金和股票基金分列第2、第3位。
与往年存量众多的迷你基金相比,今年的清盘基金数量格外多。算上不久前刚清盘的银河沪深300成长增强指数分级基金,今年以来已清盘或正在进行财产清算程序的基金已多达330只(按A/B/C类合并统计)。而自2014年出现首只清盘基金以来,2014年至2017年每年的清盘基金数量分别为4只、31只、18只和102只,今年330只清盘基金的数量已远远超过历年清盘基金数量。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雷昕认为,迷你基金的形成与公募基金清盘的原因有很多相似之处。在过去几年里,公募基金的清盘现象并不多,因为过去清盘的多数是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以及ETF产品清盘,这些基金产品规模较小,并未掀起市场的波澜。但是,随着2015、2016年权益类基金清盘出现,投资者开始对公募清盘予以高度关注。迷你基金成因与清盘一样,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基金本身的工具化意义减弱。随着资管新规发布,银行理财门槛降低,货币基金收益回调,一些追求高收益的资金开始“搬家”,基金工具化作用减弱。二是类通道业务收缩。在监管部门一系列去杠杆、去通道举措发挥作用下,过去充当委外定制类基金的部分产品规模出现明显回调,少数委外基金在经历大额赎回之后容易形成迷你基金。三是市场行情低迷,导致部分权益类产品短期赎回压力增加,规模缩水。
自2014年8月《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实施以来,公募基金发行采用注册制,基金的“生老病死”更加遵循市场化轨迹,传统核准制下基金产品的“壳”价值逐渐弱化,基金公司不再碍于品牌价值和“壳”价值让迷你基金继续“苟延残喘”,更多的公司主动选择清盘那些消耗管理成本的迷你基金产品,然后将更多精力投入赚钱效应更佳的基金产品。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负责人刘亦千表示,迷你数量增多是公募基金市场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之一。基金发行注册制预示着基金产品的“诞生”不再受限,首次发行规模成为衡量产品受欢迎的最重要指标之一。因此,投资者、销售机构、基金公司自身均更加重视基金首次发行的规模。在此环境下,基金数量必然增多。当投资者对基金的投资兴趣增长速度低于数量的增长速度时,小微规模基金的出现就成为必然现象之一。当产品规模过小时,迷你基金必然成为基金公司的负担,部分小微基金清盘或转型是必然选择,两者手段各有优劣,从成本来讲,转型成本一般更低。但如果转型没有获得新的资金支持,转型也难以顺利得以实施,清盘则是另一个自然的选择。
针对混合基金是迷你基金最多品类问题,刘亦千认为,混合型基金是最近几年发行的重头戏,发行数量非常多,目前也是各类基金类型中的数量占比最大者,高达46%,主要是发行基数较大的因素。
“针对迷你基金的处置方式一般分为清盘和转型。理由之一是,根据相关规定,如果公募基金管理人旗下迷你产品过多,上报产品的基金的话监管会有限制。比如,超过3只迷你基金会限制同类型产品的申报。如果某一家公司旗下的迷你基金数量超过10只,将可能被暂停申报新基金。因此,绝大部分的迷你基金都会走向清盘的道路,入不敷出是核心。如果迷你基金想要转型,要求会比较高。一般转型会要求公司先明确市场需求,再看转型方向,但转型并不一定能带来基金销量。在过去几年时间内,也有不少迷你基金成为部分基金公司手中的‘壳’资源,但真正转型成功的案例并不是很多。反过来看,在公募基金注册制下,基金公司若依然紧盯着基金产品的‘壳’价值,显然不是主动管理业务应有的风格。总体看,转型和清盘是行业发展趋势,投资者应理性看待,谨慎选择迷你基金产品。”雷昕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周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