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用变化的眼睛解读古诗词

原标题:用变化的眼睛解读古诗词

最近,年过六旬的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戴建业火了。他解读古诗的讲课视频在网上广为流传,引来网友纷纷点赞,甚至有人表态“想去上学了”。

“戴教授解读古诗”何以走红?一方面在于内容。提起解读古诗,很多网友第一反应是朗读背诵、分析修辞格律、归纳诗词大意等。戴教授呢?不是千篇一律的说辞,更没有照本宣科的讲解,他将诗人的生平、背后故事、人际关系等融入其中,横向、纵向的信息信手拈来,干货满满。

另一方面,更“圈粉”的是形式。戴老师讲课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跟学生“真诚地聊天”。不是高高在上地灌输,而是平等地交流,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很近。他以现代人的视角看古人,以年轻人的眼睛看古诗,给人以强烈的现场感、代入感,也因此让人有了情感共鸣、心理共振。

戴教授解读古诗走红,可以给我们不少启示。首先,关于传统文化。一些人在看传统文化的时候,常常忽略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传统文化并非一个已经完成、不再变化的凝固体。它仍然可以被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比如当前越来越多文物“活”起来、动起来,被网友们直呼“萌萌哒”;很多传统艺术以青春时尚的面目示人,让人耳目一新。古诗词也是如此,只要为其注入时代气息,就能获得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其次,再回到大学课堂。近年来,跟手机争夺注意力,已成为不少大学老师的难题。而戴教授的课程提醒我们,传道授业解惑是个不折不扣的技术活,教学内容能否更生动一些?课堂效果能否更好些?当前,人们对信息的获取强调分众化、场景化、体验化。其实,一些课程也可量体裁衣,在形式、表达上多多尝试探索,多花时间精力,以更优质的内容、更鲜活的表达吸引注意、激发兴趣,让想要传递的信息直抵人心。(夏振彬)

相关阅读:
广州与延安开展校园足球交流 厨出凤城 艺传寒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