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长三角一体化“升格” 各地产业政策制定应“中性化”

原标题:长三角一体化“升格” 各地产业政策制定应“中性化”

本报记者王海平南京报道

11月5日,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旨在演讲中指出,将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同“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相互配合,完善中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

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决策咨询专家、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陈雯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这意味着长三角的一体化战略,已从地区性战略升格为最高层面的、具备全局性影响的国家战略,并将对中国的国际竞争格局产生更大的影响。

“对长三角来说,这次是更高质量的一体化,更强调发展的质量。”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决策咨询专家、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建军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上海起龙头作用

近年来,通过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促进整体发展水平提升的办法,逐渐在中国经济发展政策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而在经济进入新常态之后,作为中国经济龙头地区之一的长三角,其区域一体化的重要性也在逐步提升。

此前的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要求上海努力推进长三角一体化;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有关情况的报告》上作了重要指示。

而2018年11月5日,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明确上升为国家战略。

“相对京津冀,长三角较为突出的特点,一是比较均质的发展,二是一体化进程相对推动得较好,有国家层面数十年重视的基础,三是长期以来地方上务实精明的增长方式。”陈雯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

推进区域一体化,不能忽视上海这一龙头所起的作用。

南京大学教授陈柳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现在将长三角一体化上升到国家战略,同时突出上海的龙头作用,有利于上海作为中国和亚太地区的经济中心,在长三角一体化中协调好各地政府降低行政壁垒,为一体化营造基础的硬件条件和制度条件,为市场机制在一体化中充分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此外,如何在交通上推进一体化,也是发展关键之一。

以江苏为例,就在1个月之前,昆山锦淀公路与上海青浦区崧泽大道(连接上海中心城区主通道)完成了对接工程,实现了通车。这项工程是“2020年长三角地区消灭省界断头路行动”的首个项目,也是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典型样本。在这之前,锦淀公路与崧泽大道对接处只有一条5米宽的小桥。

此外,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江苏昆山目前正在打通与上海的“断头路”还有曙光路、玉溪路、集善路等10条。而按照规划,到2020年,在苏州与上海之间,还将打通23条“断头路”。

另外,江苏多个与上海接壤的县区,正在和上海研究开通专用公交线路,这将节约当地居民的出行成本。

产业政策中性化

从长三角一体化近年来的实践看,阻碍一体化的主要因素主要有:区域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均衡性、自然经济地理的限制、行政边界的制约。

而在长三角一体化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后,之前分割市场的主因——各地的产业政策如何发挥出公平竞争性,更加“中性化”,成为关键问题之一。

“目前,我们团队正在承担国家和地方关于新一轮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规划研究,按中央要求谋划新的举措。但这涉及到多个地方利益的重新协调。”陈雯解释说,要建立大家都认同的各地利益博弈的明面化市场化运作的协调机制,解决相互模仿,模式方向雷同,过度竞争等问题,因为建立一体化需要分工、个性化、特色化发展。

无疑,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也离不开地区进一步明确自身定位。

11月3日,“百强县”之首的江苏昆山召开全市产业科创中心建设推进大会,其核心目标是打造全国首个县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并且提出,举全市之力推进“开发区、高新区、花桥创新港”等3个不同侧重点的创新功能集聚区建设。

昆山市委书记杜小刚表示,要更加主动融入长三角乃至全球科创体系,瞄准自主可控发力点,点燃人才科创主引擎,在定位布局、体系建设、政策创新、环境营造、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积极探索实践。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通过对江苏苏南地区多个百强县(区、市)与政府和企业的交流采访,了解到除了基础设施、环境治理、公共领域(以及联合进入外部性较强的研发性领域外,长三角地区要实现对内、对外的更高水平开放,应当联合起来,积极建立有三地参与投资、利益共享、分享共担的机制或项目等。

目前,长三角区域内部的分工也逐步清晰。比如,上汽通过对南汽的收购,逐步把上海变为汽车总部基地、江浙承担制造业基地的角色。

有学者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出,在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应让产业政策制定回归中央政府,由中央政府来综合考量行使,以确保产业政策对市场调节的统一性和协调性。

相关阅读:
可可托海国际滑雪场11月26日举行首滑 北京朝阳7768套公租房明起配租登记 登记范围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