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聚力修复 呵护绿水长流
人类生存发展离不开水。然而,一些地方水环境较差,尤其是城镇黑臭水体看得见、闻得到,影响周边居民幸福指数。去年中央环保督察组转办件中,水环境问题是群众投诉举报的焦点。一年多来,我省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全面推行河长制,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总结推广“新安江模式”,聚力改善水环境质量。
清淤截污 整治“龙须沟”
去年中央环保督察组转办件中,不少群众反映黑臭水体等水环境问题。亳州市谯城区市民反映,宋汤河小洋桥河段河水成酱油色,恶臭扑鼻。
经查,出现这一问题,主要因该区域排水管道为雨污混流制,遇较强降雨时,防止内涝打开截流闸门,生活污水及下水道淤积物随雨水排入宋汤河,造成水质恶化。亳州市正加快完善老城区雨污分流管网建设进度,做到雨污彻底分流,消除宋汤河污染隐患。环保部门加强对流域周边企业的环境监管,华佗国药厂原排入宋汤河的雨污合流排口现已封堵。省整改办抽查核实,宋汤河华佗国药厂周边水域河面水质无黑臭现象。
整治“龙须沟”,一年多来,我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等相关部门组织采取控源截污、垃圾清理、清淤疏浚、生态修复等措施,按照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的要求,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切实消除黑臭水体。
2017年底,全省217个城市黑臭水体中,137个实现了河面无大面积漂浮物、河岸无垃圾、无违法排污口,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到63%。合肥市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按照国家和省里有关要求,2018年底,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到80%以上。2020年,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
10月下旬,省环保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开展省级2018年黑臭水体整治环保专项行动,对各市已完成整治的城市黑臭水体开展现场督查,对发现的问题实行“拉条挂账、逐个销号”方式管理,确保水质合格,控源截污、垃圾清理等各项措施到位,整治工程符合国家要求。
河长“领衔” 力促河长治
江河湖泊是水资源的重要载体,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资源。呵护绿水长流,去年起,我省全面推进河湖长制,建立省市县乡四级河长组织体系,省委书记、省长担任总河长,根据需要延伸到村,全省共设立河湖长53760名。党政负责人管河湖,力破“九龙治水”困局,以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为主要任务,维护河湖健康生命,促进河长治、湖长治。
在河长制推动下,各地源头治理,减排污染。截至2018年8月底,全省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68万吨,新建污水配套管网1300公里。截至2018年3月,全省投入运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87座,实现了所有市县享有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的目标;全面完成禁养区内7654家畜禽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关闭、搬迁任务。入河排污口整改情况,纳入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和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考核。
按照《安徽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我省水污染防治路线图是:到2020年,全省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改善,污染严重水体较大幅度减少,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皖北地区地下水污染趋势得到遏制,水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好转等。
今年7月,省委、省政府正式印发《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省地表水Ⅰ类至Ⅲ类水体比例达到74.5%以上,劣V类水体比例控制在0.9%以内,设区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得到消除。我省打响的7场标志性战役中,有5场涉及水污染防治,分别是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巢湖综合治理、长江保护修复、水源地保护、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强力推动水环境改善。
“三水共治” 护一江清水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流经安徽416公里,素有“八百里皖江”之称。
今年上半年,我省作出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的重大决策部署,将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我省出台实施意见,明确沿江1公里、5公里、15公里岸线分级管控措施,开展“禁新建、减存量、关污源、进园区、建新绿、纳统管、强机制”七大行动,确保到2020年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国家考核断面水质全面实现达标,长江干流40个水功能区水质全部稳定达标。
全面打造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水清”是重点目标之一,就是要实现水环境改善好、水资源保护好、水生态修复好。皖江各市加快推进“三水共治”,护一江碧水东流。
治理大江大河,我省探路生态补偿。新安江流域是我国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先行探索地,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实践地。经过皖浙两省两轮生态补偿试点,新安江如今成为全国水质最好的河流之一。试点积累了宝贵经验,形成了“新安江模式”。“新安江模式”是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重要批示精神为指引,以生态补偿为核心,以生态环境保护为根本,以绿色发展为路径,以互利共赢为目标,以体制机制建设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
今年6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广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经验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重要区域生态补偿全覆盖。当前,我省正全面推广“新安江模式”,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记者 夏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