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要在上海当干部,就要跳出“舒适圈”

原标题:要在上海当干部,就要跳出“舒适圈”

摘要:“充满激情、富于创造、勇于担当!”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 谈燕 朱珉迕 王志彦

一座城市的卓越,从来不是嘴上说说就能轻松实现的。

上海迈向卓越的进程,要激发内在动力、注入新的活力、保持蓬勃生机,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要聚人气、引人才、凝人心。

在全国各地求贤若渴、甚至打起愈演愈烈的“人才大战”之时,今年3月,上海以一场并不多见的全市性大会,亮明了对人才的态度: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上海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人才“20条”、“30条”基础上,人才高峰工程行动方案重磅出台,量身定制、一人一策,形成对全球高峰人才的“磁吸效应”,全力打造“人才梦之队”。包括诺奖得主在内的一批顶尖高端人才纷至沓来,助力上海面向未来的发展。

寻觅人才要求贤若渴,错失人才要有切肤之痛。这样的紧迫感、危机感,不仅仅在人才工作。

自去年底在全市启动的“大调研”,把触角延伸到各个方面、各个角落。全覆盖问计问需,深入了解企业经营中的难点、痛点、堵点和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切实掌握平时视野之外的企业和群众的需求困难,真正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为重中之重。

不少村居民有切身感受,“偶遇”各级领导已经成为常态,很多干部不仅“沉到一线”,事先也“不打招呼”,直插基层、直面问题。有区长给每一位调研对象留下手机号,有些调研对象当面不方便提问题,可以通过短信向他反映,这也成了他掌握基层群众所思所想的重要通道。有区委书记在调研手记里写道,“调研的效果好不好,不能往纸上看,也不能往墙上看,而要往群众的脸上看,往企业的效益上看”。还有“一把手”自我剖析:“跳出‘舒适圈’,才能更精准地为居民群众排忧解难。”……

用“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以“本领高强”换来群众的“生活高质”,这也是对新时代上海干部应该具备怎样的特质的一次作答。

“充满激情、富于创造、勇于担当!”今年8月,市委书记李强在全市组织工作会议上这样概括。

这场旨在“贯彻落实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发挥党的组织优势,激发党员干部的奋斗精神,为新时代上海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的会上,上海的干部们再一次明确了新时代应有的精气神:要有舍我其谁、当仁不让的气概,不能上推下卸、推诿扯皮;要有动真碰硬、克难攻坚的劲头,不能圆滑世故、明哲保身;要有任劳任怨、尽心竭力的情怀,不能偷奸耍滑、敷衍了事……

做到这些,某种意义上也回应了总书记曾经提出的要求——要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

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筹办的日子里,在打响“四大品牌”的工作中,在推进“一网通办”的过程中,在干事创业的各个方面,各级干部负起该负的责任,做好该做的事情,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奋力开创上海更加美好的明天。

栏目主编:张骏文字编辑:朱珉迕题图来源:东方IC图片编辑:雍凯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

相关阅读:
公交坠江为何大桥护栏没拦住? 桥梁专家这样解读 台学生问广州有无地铁被讽 网友:民进党害惨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