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浙商银行:融资融物融服务 培育先进生产力

原标题:浙商银行:融资融物融服务 培育先进生产力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30日讯(记者彭江)2018年11月29日,第194场银行业例行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会上,浙商银行副行长吴建伟以“创新智能制造金融服务,助力民营经济转型升级”为主题,介绍了该行通过打造“智能制造服务银行”,输出“融资、融物、融服务”智能制造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助力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举措和成效。一同参与本次发布的还有浙商银行公司银行部总经理颜怀彬等。

截至今年9月末,浙商银行运用智能制造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服务了高端装备制造、工业软件、系统集成商等智能制造企业近1200家,帮助2000多家制造企业完成设备更新、生产线改造和数字化工厂的建设,其中近80%是民营企业。与此同时,通过在风险管理中融入远程数控等智能技术,智能制造融资业务始终保持资产质量优良,不良率仅为0.82%。

找准融资痛点 精准助力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不仅是打造制造强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也是民营企业谋生存、图发展的迫切需求。

以一家从事五金加工的民营企业为例,据行业专家测算,如果花100万万元进行智能改造,不仅能降低人员、能耗、原材料等成本,而且还可以带来设备利用率、质量和产量的提升,不到一年半即可收回投入成本。当企业具有一定的规模时,都希望迈上新台阶。一些走在前面的企业已经实现了向“黑灯工厂”的转型,可以连续24小时进行无人生产。

智能制造虽然前景广阔,但门槛不低、投入不少;目前之所以暂未遍地开花,是因为企业有着现实顾虑:一是实施智能制造一次性投入较大,企业既担心投入风险、,又怕丧失市场机会;二是智能制造需要持续的定制和升级,而供需双方缺乏深度合作的信任基础;三是不同企业有着不同的金融需求,却没有与之匹配的多元化金融服务。

作为唯一一家总部设在浙江,以民营资本为主体、以民营企业为客户基础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浙商银行于业内率先提出打造“智能制造服务银行”,在初期选型、中期实施和后期运维等各阶段,发挥银行资金融通、信用中介、衍生服务的职能,创新推出履约见证、设备分期、设备外包等专项金融产品和服务,探索出一套“融资、融物、融服务”的综合金融服务模式。

搭建平台“融服务” 破解供需信任僵局

我国智能制造尚处于起步阶段,制造企业有想法,但对实施效果存在顾虑,服务商对制造企业的付款能力也存在担忧,供需双方往往因信息不对称而无法达成交易。

在浙江智能制造试点城市新昌,六百600多家轴承制造中小民企普遍希望智能改造,当地也有行业智能制造方案供应商——陀曼智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陀曼公司智造”)。然而,中小企业对改造效果存疑,陀曼公司智造也担心它们的资金实力和信誉,要求先行付款,双方因此僵持不下。

针对这一僵局,浙商银行创设了履约见证服务,同时为陀曼智造按合同履约、中小企业按期付款提供见证。各方约定:任何一方违约,银行都将先垫付违约金赔付给守约方,并向违约方追偿;若违约方最终仍未偿还银行垫付的违约金,银行可将商业失信录入征信记录,增强双方约束,实现撮合交易。

陀曼公司智造董事长俞朝杰在发布会上表示:“截至目前,陀曼公司智造通过履约见证模式,已帮助110多家下游轴承制造企业完成了10000台设备的智能改造。改造后企业平均能节省50%的人工成本、提升20%的产量,成效显著。”

多箭齐发促融资 降低企业财务成本

在智能制造实施阶段,一次性资金投入大,实施周期长,供需双方都有不同的需求痛点。比如智能设备,往往中小企业想买但缺钱,设备商想卖但又不敢赊销。

对此,浙商银行运用供应链金融来的办法解决难题。以纺机龙头日发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日发纺机”)和下游中小纺织客户为例:浙商银行依托核心企业日发纺机的增信,为下游中小客户提供供应链管控授信,专项用于补充中小企业向日发纺机采购设备的资金缺口,使助其付完定金就能拿设备;剩余款项则可通过加入浙商银行推出的区块链应收款链平台,由中小企业签发承兑分期通应收款并支付给日发纺机。

和传统设备按揭不同,因为有远程锁机和银行信用记录的双重管控,日发纺机可以拿它直接变现或对外支付,既没有了传统赊销产生的资金压力,也不用担心下游企业违约,因为有远程锁机和银行信用记录的双重管控。

这项业务可帮100多家民营纺织企业更新设备,能为日发纺机增加3亿元销售收入,账期也从3个月压缩到10天内。同时与传统设备按揭相比,下游企业财务成本下降了约20%。

与日发纺机面向中小企业相反,帮助大型制造企业进行智能升级的常州金石机器人公司(以下简称“金石机器人”),因为议价能力较弱,不得不垫资接单,一旦资金吃紧就不敢再接业务。

对此,浙商银行和交易双方共同约定,大型制造企业在预付30%定金的同时,把另外30%的到货款提前在浙商银行应收款链平台上签发承兑订单通应收款,金石机器人在接单同时就拿到60%的预付款,金石机器人收到30%的“订单通应收款”后,可随时转让给浙商银行、或拆分向上游作为采购支付货款。

此外,对企业对于改造后因订单扩大出现的流动性缺口,可选择浙商银行推出的池化融资平台,解决,该平台可帮助制造企业盘活应收票据、应收账款等流动资产,不足的部分,再用到银行授信额度。截至目前,已累计帮助20000多家实体企业盘活沉淀资产,其中80%以上是民企,减少企业20%左右的外部融资资金备付,帮助企业去杠杆、降成本。

设备租赁助民企“融物” 解决回款周期长烦恼

当智能制造服务商遇到大型改造项目时,不仅在项目前期需要购买大量设备,一次性投入大,而且回款周期长,设备抵押又基本不被银行接受。针对这一瓶颈,浙商银行联合旗下浙银金融租赁公司(以下简称“浙银租赁”),创新“融物”来解决这类需求。

哲达科技公司(以下简称“哲达科技”)是一家主营智慧节能服务的民营企业,为大型钢铁、化工企业进行节能改造,赚取节能收益的分成。这种先投入设备再赚取收益的商业模式,回报周期漫长(5-7年),限制了企业发展壮大。

浙商银行通过调研发现,虽然公司没有房产可供抵押,但其技术实力强,客户依赖度高,长期现金流很稳定。对此浙银金融租赁为哲达科技提供2000万授信,当哲达科技需采购设备时,可由浙银租赁出钱采购后租赁给哲达科技使用,给予5-7年租赁期,哲达科技可用下游客户每月回款来支付租金。

这样一来,哲达科技不仅缓解设备投入压力,还能享受5-7年的节能增值效益,推动企业快速发展。

通过这些金融创新,近年来浙商银行在智能制造领域累计发放融资1800多亿元。除此以外,金融助力智能制造还体现在许多方面:既包括发挥银行客群优势、为双方搭建信息平台,也涵盖了提供设备维保、原材料集中采购等衍生服务优势,帮助制造企业引荐服务商,帮助各级政府去推进传统块状产业的批量改造,实现融资、融物、融服务的结合。

“未来,浙商银行将继续以打造智能制造服务银行为目标,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智能制造金融服务模式,为打造制造强国、培育民营企业新型生产方式贡献更多的金融智慧和力量。”吴建伟说。

人行拉萨中支组织驻藏银行业机构深化服务民营企业 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等5个新组建(更名)部门挂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