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访上海打击“套路贷”第一人:反“有组织犯罪”刑警张琛那些不能说的秘密

原标题:访上海打击“套路贷”第一人:反“有组织犯罪”刑警张琛那些不能说的秘密

摘要:“细节是通向人性和性格的唯一直接的桥梁。”

两年前,一起看似“证据确凿”还有执业律师“把关”,甚至获得法院判决支持的“民间借贷纠纷”,在上海市公安局刑侦总队三支队支队长张琛带领的专案组努力下,上演大逆转,“纠纷”中看似“受害”一方终被以刑事案件定罪!

如今,这类被媒体和公众称为“套路贷”的案件已成过街老鼠。从看似“密不透风”的“铁证”中扯开这类犯罪团伙“画皮”, 张琛和同事条分缕析其中种种“套路”,“摸着石头过河”开创出打击此类案件的“上海模式”。

同事们至今记得那起案件侦办到最后,掌握确凿证据的张琛审讯嫌疑人时“直刺灵魂”的犀利眼神:“那里面有怒火,也有惋惜,嫌疑人都不敢直视。”

张琛所在的上海市公安局刑侦总队三支队,全称“有组织犯罪侦查支队”,类似常常出现在香港警匪片里的“O记”。从警24年,张琛屡破惊心动魄的重案、大案,多次荣立战功,丝毫不逊警匪片里的神探。

只是,这一切出了刑警803的大门,都是张琛“不能说的秘密”,就连同为警察的妻子和刑警学院的儿子也绝口不提:“这就是一个警察的担当。”

细节中厘清非法借贷的“套路”

2016年6月,上海公安接到一起报警:市民许女士称已超额偿还借款,却仍遭恶意追债,家人还遭“债主”非法拘禁。

在治安持续良好的上海竟发生这样的事!张琛率领的专案组旋即成立,以诈骗、敲诈勒索和非法拘禁案立案侦查。

根据许女士的反映:2016年4月25日上午,她向名为“上海衡燊商务咨询有限公司”的小额借贷公司借贷20万元,后来因资金周转原因未如期归还,衡燊公司多人次日就带人上门催讨60万元欠款,家人最终不得不如其要求转账。6月,衡燊公司负责人陈某又持一张本该还给许女士的20万元借条,要求其还款,许女士无奈花7万元“赎”回借条。

然而初步调查情况却与报警的许女士所言相差甚远:衡燊公司出具许女士本人签字的多份借贷合同,也提供了详细的银行流水,显示这些钱确实转入许女士的账户。所有“证据”证明这是一起“民间经济纠纷”,而法律明令禁止公安部门介入此类纠纷。

“证据太齐全了,简直像特意准备好的一样。”张琛回忆,当时他们梳理了全市公安机关接报的同类案件,特别检索了衡燊公司负责人陈某某相关的债务诉讼,陆续找到被告方的姜某和吕某,两人反映的情况与许女士如出一辙:姜某于2016年4月向衡燊公司借款28.8万元,虚签70万元借条;吕某欲借15万元,签下25万借条,被衡燊公司发现其房产已经抵押,不仅未放款,还殴打吕某,并要其拿出4万元。随后,执业律师曹某代理衡燊公司将二人告上法庭。同样在和许女士一样“确凿的证据”下,上海某法院居然已裁定冻结姜某和吕某财产。

三名互不相识的被害人遭遇如出一辙,背后必有蹊跷。张琛回忆,光是给姜某和吕某做笔录就用了半个月:“很多细节被害人记不清了,我们只能反复问询,让被害人回忆每次签借款合同的场合、在场人员和借款方式等细节,还原整个过程。”

随后专案组又花了两个多月,梳理被害人与嫌疑人之间的账目往来,排摸涉案人员与相关公司的关联。张琛还到找审理衡燊公司债务诉讼的法官了解庭审情况。了解到代理律师曹某在举证环节提供了虚假证据,他立即找到曹某,厘清衡燊公司的犯罪手法。

摸清犯罪团伙的作案手法、组织架构,形成一条完整的证据链,破除了环环相扣的套路,张琛和同事解开了衡燊公司的“画皮”。

“‘套路贷’之所以‘套路’,因为表面看起来合法,一些犯罪团伙甚至有法律顾问。”作为近年涌现的新型违法犯罪,打击层面的法律支撑薄弱,其中还涉及虚假诉讼。成功侦破首起“套路贷”案件后,张琛立即总结经验,与各公安分局交流,并主动与检察院、法院沟通研商,会同上海市公安局法制部门出台《本市办理“套路贷”刑事案件的工作意见》,形成了打击“套路贷”的“上海模式”,在全国推广。

张琛在案发现场

“攻心战”的关键是抓住细节

平时在路上,张琛会不自觉地观察身边经过的人:这人衣着邋遢却带着名贵的首饰,首饰可能不是自己的;那人20℃的天气穿厚羽绒服,可能是身上有伤要掩藏……“这是二十多年警察生涯养成的‘职业病’,喜欢观察人和周遭环境的关系。”张琛喜欢对人进行“心理画像”,没有影视剧中只看一眼就能确定嫌疑人的玄妙,但细节反常往往是破案的突破口:“刑侦工作做的是人的工作。既然是人的工作,就要在人性上下工夫。”

刑侦总队三支队也是国际刑警组织中国国家中心局上海联络处所在地。一年夏天,一个面容憔悴、双目紧蹙的中年男子走来,要求警方为他的姐姐和外甥女“伸冤报仇”。这是一起一年前发生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一家珠宝店的凶杀案,受害母女均为上海人,报警人陈先生因出差躲过一劫。凶案现场,歹徒劫得珠宝、现金等价值人民币600余万元。

案发后,陈先生寝食难安,多次到约翰内斯堡警察局要求早日破案,甚至在当地媒体刊登广告,提出悬赏100万元捉拿凶手,然而收效甚微。此次回沪,他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向上海警方求助:“听说‘803’很厉害,你们能破案吗?”

三支队身经百战、屡建奇功,震动全国的“荷兰鹿特丹跨国绑架案”这样的大案就是在他们的努力下“于山重水复中见柳暗花明”。这一次也不例外,经过一个月侦查,已潜逃回沪、四处兜售抢获珠宝的犯罪嫌疑人胡某就被抓获。

较量才刚刚开始。开始的审讯并不顺利,年过50的胡某没把张琛放在眼里,竟说“珠宝是在南非的路边捡的”。听到这胡编乱造的理由,同事坐不住了。张琛按住了他,平静地顺着胡某的说法继续发问:“什么时间在哪里捡的”“当时周围的环境如何”“怎么带回上海的”……围绕这些细节,张琛一遍又一遍追问,每次胡某的回答有了出入,张琛就抓住漏洞,继续不紧不慢地让胡某解释。

“越问到细节,漏洞越多。我发现他渐渐露出了慌张的神态,我的机会就来了。”张琛至今记得,当他拿出案卷对着上面的时间节点让胡某“仔细回忆”每个情景时,胡某因高度紧张,整个人直接从椅子上摔了下来。编不下去的胡某终于供述了与其他三名同伙杀害母女二人并抢劫珠宝、现金的事实。

足足40小时,不疾不徐的张琛赢了自以为是的“老狐狸”。同事们好奇张琛为何总能问出真相,他说“真相藏在细节里”:“细节是通向人性和性格的唯一直接的桥梁。”

张琛审讯有一套自己的理念

“风险是身为警察必然要承担的”

走出上海市中山北一路803号的大门,张琛决口不提工作。即使面对同为警察的妻子、就读刑警学院的儿子,亦是如此。

“我妻子自己也是警察,孩子未来也将成为警察,我的工作不说他们也懂。”张琛说,自己侦办的案件大部分是有组织犯罪,办案期间有严格的保密纪律,“谁打听谁就是违法违纪,亲友也不例外。”

这些“不能说的秘密”背后,也有一个刑警的铁汉柔情:“以前,猖狂的犯罪分子敢直接拿刀跟警察对峙,我也在执行任务中受过伤。这些事说给家里人听,除了让他们担心,没别的用处。”从警24年,张琛一直坚守在一线,经手多起重大案件,对于各类“传说级”的危险,他自己倒是云淡风轻:“这是身为警察必然要承担的”。

近两年,在张琛的带领下,上海公安打击有组织犯罪逐步构建起“滚动排摸”“线索核查”“分析研判”“挂牌督办”“责任倒查”打黑除恶五大机制,不仅使上海有组织犯罪始终处于可控状态,也促使上海暴力性案件呈逐年下降态势。此外,针对各类“市霸”、“敲墙党”、“医托”等欺行霸市、垄断经营、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违法犯罪活动,张琛也牵头带领队伍持续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打击行动,成效显著。

“当年每天都要准时收听《刑警803》广播剧,非常崇拜剧中代号‘803’的侦探刘刚。后来选择读警校,就是想当一名刑警。”走进中山北一路803号大院,张琛会回忆起当初第一次走进这块梦想之地的那一刻:“当时就下决心,好好学,认真干,不能给这块金字招牌丢脸!”

张琛多年谨记选择刑警的初衷

栏目主编:简工博文字编辑:简工博题图来源:上海市公安局

相关阅读:
香港旅游巴士与的士相撞 已致3死32伤 营造公平竞争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