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300多位专家聚渝 共商水污染问题破解之道

原标题:300多位专家聚渝 共商水污染问题破解之道

11月29日,来自全球近十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位权威专家齐聚重庆,共商水污染问题破解之道,为城镇水务发展建言献策。

国务院参事、国际水协中国委员会主席仇保兴: 为重庆水污染治理案例点赞

重庆跳蹬河,整治之前违建严重,垃圾堆积,如今通过截污纳管、清淤疏浚,生态得到很好的修复。目前国内一些地区在黑臭水体的治理上,只注重调水冲污,污染转移到下游,并没有解决实际问题。一些地方投洒药剂,药剂沉淀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把原有的水生植物、动物以及生态系统破坏,造成了下一步治理的难点。还有的地方将黑臭水体直接填埋,这是种非常糟糕的模式,把将来的美景变成了地下沟。另外,山上下来的水、地下水、原有的河水跟污水不分,使得这些本来不花钱就能够冲淡污水、恢复水生态的资源被浪费。

问题还有很多,如城中村、城乡接合部没有纳污渠道,小、散、乱偷排污屡禁不止,雨水污水混接错接,污染通过雨水篦子进入管网,等等。

河长制的出台,就是要解决造成上述问题背后的机制问题。工矿企业和生活两个污染源必须持之以恒地进行治理,年降雨量大于600毫米的城市还必须实行雨污分流,分期实施。此外,一定要注重三分治,七分管。

中国工程院院士任南琪: 污水也是重要的水资源

近年来,国内越来越多的城市在水污染治理方面贯彻了海绵城市的理念。在我看来,未来海绵城市要形成一个自然净化与人工强化功能结合的系统,也就是灰绿要结合,而目前国内还是以灰为主,绿比较少,这是下一步需要注意的。

我们还要考虑到,污水也是重要的水资源。在海绵城市理念中,如何使得面源污染雨水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最后发展成灰绿结合系统,从而实现城市排涝和环境宜居,是许多城市面临的重要课题。目前,各地水务集团都在推进厂、网一体化。我建议,在机制体制创新方面,未来须发展成为厂、网、河一体化。因为厂网一体化只解决了污水处理问题和污水收集问题,但没有解决面源污染、自然生态系统和城市水体的整体问题。一个城市需要将不同功能的部门整合在一起,才能实现科学的决策和系统的控制。

中国工程院院士侯立安: 发挥机器人在保障水安全方面的优势

目前国内大多城市自来水厂仍然是采用传统工艺,在改善水质、提高饮用水安全方面,存在诸多发展路径,而机器人在监测、管控、勘察等方面,具有操作方便、精准、机动、快速等优势,是未来水安全保障的主要的技术手段之一。未来机器人技术将参与从源头到龙头的全过程控制和管理。比如,利用遥感、智能传感技术,研发水系统全过程监控机器人、样品采集机器人、多功能水质监测机器人、水设施巡检机器人等,可以实现污染源排查、快速识别和水质预警预报等功能,特别是能够实现应急预警,从而全面提高水安全的监控能力。

在水厂智能化建设方面,机器人可以代替工人进行高危场合的监控,监测“跑冒滴漏”。净水机器人可以针对性地去除现有常规水处理工艺无法处理的污染物,还能保障管网输配水安全。

相关阅读:
我国学者首次在氧化物薄膜中直接观测到“斯格明子” 第十届“重庆·台湾周”在渝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