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怪现象惊动了总书记,基层干部“痕迹主义”之苦靠什么来解?
摘要:整治形式主义喊了这么多年,但一些基层部门对于形式主义却依然“认认真真”“扎扎实实”,这一悖论值得反思。
近几年,“痕迹管理”在基层工作中被广泛应用,很多部门在检查评比中也引入“留痕管理”,作为衡量考核成绩的重要依据。然而,本该起到印证、辅助作用的“痕迹管理”,在一些地方却喧宾夺主,甚至异化成“痕迹主义”。一些地方在执行过程中往往注重“痕迹管理”,过分在“留痕”上做文章,要求事事留痕、处处留痕,不看实地看材料,不看做的看写的,严重背离了引入“痕迹管理”的初衷。
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就指出,现在“痕迹管理”比较普遍,但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检查考核名目繁多、频率过高、多头重复;“文山会海”有所反弹。总书记强调,这些问题既占用干部大量时间、耗费大量精力,又助长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这种状况必须改变。
“痕迹主义”在基层到底泛滥到何种程度?近期多个热点新闻中,可以窥见一二。某乡镇一些干部的手机上普遍装有七八个工作APP,每天若要认真完成APP上的“留痕”任务,要耗费两个小时;一些地方基层干部各类考核记实簿、履职手册、日志等达11种之多;一些地方召开会议时,会拍下显示会议主题及名称的显示屏,成为展示该项工作的“痕迹”。而个别地方为了凑齐多项“工作痕迹”,在会议结束时,多次更改显示屏上的会议名称;还有扶贫干部抱怨,上级要求干部进村必须有影像记录,于是,他们探访扶贫对象时第一件事就是合影……
归根结底,这些以“痕迹管理”名义填写的日志、拍摄的照片、准备的材料,看似认真、细致,实则不过是“精致”的敷衍与应付罢了。这些日志、材料、照片,其“要求提交”的目的,是为了上级部门审核查验方便,其本质也已经变了味,成了形式主义的新变种。
形式主义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近年来,基层为了解决形式主义问题,也采取了不少措施,但平心而论所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有时候甚至还陷入大家都知道形式主义不对,却又不得不参与其中的怪圈,并陷入“以形式主义应对形式主义”的恶性循环。整治形式主义喊了这么多年,但一些基层部门对于形式主义却依然“认认真真”“扎扎实实”,这一悖论值得反思。
其实,形式主义的“根子”还是在某些领导机关。就以跑偏的“痕迹管理”为例,追根溯源,背后有着基层不少难以纾解的“无奈”——在一些地方,工作“留痕”已经成为基层“安排落实”“传导压力”“主动积极”的代名词;一些上级部门检查、考核时,也只是粗略翻翻资料,看看“材料准备得齐不齐、好不好、美不美”。即便工作做得不扎实,材料纯属东拼西凑,只要材料准备得齐、好、美,照样能得高分。
事事要材料、事事留痕留影,最大的好处就是便于上级检查。因此,基层对于形式主义“不得不为之”的背后,是一些上级部门官僚主义的惯性在作祟。而整治形式主义的效果之所以不明显,关键就在于一些自身需要“猛药治疴”的上级部门,却依然我行我素地摆出一副官僚架子给基层“开药治病”,导致出现“生病的人给没病人的治病”的现象。
“不能一味要求基层填表格报材料,不能简单以留痕多少评判工作好坏,不能工作刚安排就督查检查、刚部署就进行考核,不搞花拳绣腿,不要繁文缛节,不做表面文章。”今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工作的通知》,明确对“痕迹管理”开了药方。显然,要落到实处,首先要靠上级管理部门的自我开刀。其实很多时候,评判基层工作好坏,是有更科学、更合理的方式的。只不过,采取这样的方式,需要上级部门多一点创新、多一点包容、多一点耐心、多一点勤快——多到一线看看、多听听真实声音、多作些科学的分析调研,这样得来的判断,比一沓材料要靠谱多了。
还有的时候,基层痛苦的不光是那些表格、那堆材料,更是表格背后那些“事儿”——上面下来的要求,本来就不切实际,不合常理,做事已是徒增负担,再要来“检查评估”,那就由不得下面“以形式主义对付形式主义”了。这时,就更需要发号施令的部门“反求诸己”,看看是不是官僚主义的毛病又犯了——从现实看,这种情况可不在少数。
栏目主编:朱珉迕文字编辑:朱珉迕题图来源:视觉中国图片编辑:苏唯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