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重庆坠河公交已发现9名遇难者 3人身份已确认

原标题:重庆公交车坠江事故已发现9名遇难者 黑匣子打捞出水

昨晚(30日晚),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潜水员轮番下水,连夜作战。其中第五批下水的潜水员鲁玉鑫在失事公交车内找到了黑匣子,也就是公交车的行车数据记录仪,拆除后于今天(31日)凌晨打捞出水并交给当地公安部门。截至目前,共发现9名遇难者遗体,其中3名遇难者身份已确认。

目前已发现9名遇难者 3名身份已确认

昨天(30日)6时50分,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专业潜水员开始下水探摸。截至20时,已有共四批潜水员下水探摸,每批两名,分别在7时50分、11时12分、11时16分、14时10分先后打捞出水5具遗体,另发现2具遗体由于卡在车内,暂无法打捞出水。

截至目前,共发现9名遇难者遗体。在已经打捞上岸的7具遇难者遗体中,3名遇难者身份已确认,其余4名遇难者遗体正进行DNA比对。

进入车辆整体打捞阶段潜水员已对坠江公交车安装吊索

30日下午,重庆坠江公交水下视频曝光,视频中公交车呈现倾覆状态,车身广告、座位、仪表盘均可清晰看见。经探摸,确定车辆总体完整,正向搁置在水下礁石上,玻璃全部破损,车辆上层部分坍塌。根据现场打捞方案,计划完成车辆清理和人员打捞工作后,转入车辆整体打捞阶段。

今天(31日)早上,第二批专业氦氧混合气体设备已经抵达搜救现场,早上8点多第一批下水的潜水员在水下对坠江公交车穿吊带。

交通运输部副局长 王雷:

吊索安装需要两人配合,计划今天三个班次安装。情况比较复杂,水比较深,潜水作业的时间短,而这个作业是需要连续性的,不然后一批的潜水员会重复前面的工作,水下的能见度只有1米,之前公交车进仓的泥沙较少,现在吊索具是直接面对江体环境,能见度不是很好。安装吊索完成后,将对车进行整体吊起,起吊的过程也比较麻烦,高度有限。

水深是目前救援最大难题

水深是目前救援最大难题

水下复杂的环境,增大了探摸搜救的难度。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副局长金培鑫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水深是目前救援碰到的最大难题。

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副局长 金培鑫:

根据当地的水文资料显示,公交车坠江地属于长江三峡库区,水深在70米到90米之间。常规潜水60米是极限,必须要改用氦氧混合技术的潜水,属于比较专业的特殊潜水。用氧气和氦气不同的比例来调整呼吸用气,在一定的水深条件下,氦氧的占比,百分比是不一样的。

金培鑫介绍,在氦氧混合气体潜水作业条件下,为保障潜水员的安全,每次作业时间最长只有35分钟左右。作业完毕后,潜水员需要在水下减压两个半小时,再进入减压舱减压3小时。

此外,事发水域水下环境复杂,有乱石、钢结构、渔网和乱流,给救援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同时,交通运输部也加强了对现场水域通航管控,统筹水面搜寻和通航管理,防止发生次生事故,重点管控打捞作业平台和万州二桥封闭期间渡运秩序。

相关阅读:
  • 日本自卫队车辆与公交车相撞,至少8人受伤

    日本自卫队车辆与公交车相撞,至少8人受伤

    当地时间24日,日本一自卫队车辆在北海道地区的一处隧道内与公交车相撞,造成至少8人受伤,其中1人伤势严重。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6-24
  • 为何将饱和潜水员称为“深海中的航天员”?

    为何将饱和潜水员称为“深海中的航天员”?

    原标题:为何将饱和潜水员称为“深海中的航天员”?中新社三亚6月22日电题:为何将饱和潜水员称为“深海中的航天员”?中新社记者李... 2024-06-22
  • “我们要成为什么样的蓝军”

    原标题:“我们要成为什么样的蓝军”把影响战斗力提升的“刺”一一挑出来“在这里构建真实战场”——这是张贴在武警第二机动总队某支队“蓝军研修室”里的一幅标语。蓝 ... 2024-06-20
  • "懂什么叫外交豁免权吗?"看这篇就懂了

    来源:观察者网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任馥蕤巴黎政治学院校友近日,一北京女子在马路中央停车并宣称自己开着使馆牌照的车辆、享有外... 2024-06-20
  • 福建:汛期全力护航中考“一人不落”

    新华社福州6月19日电(记者邓倩倩)2024年福建省中考19日顺利开考,全省报考人数共计104 5万人,共设置90个考区、622个考点、19781个考场。由于持续强降雨,龙岩、南平 2024-06-20
  • 大连一公交车撞上某银行网点大门,官方通报

    “金普发布”官微消息,6月18日8时许,程某明驾驶公交车沿大连开发区金源街由北向南行驶至金源中路路口时,因同向行驶的小型轿车临时变道右转,公交车紧急避让不及与其 2024-06-18
调整产业结构 增加农民收入 墨玉县3.3万亩水稻喜获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