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部门精简近六成后——北京市东城区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样本调查
新华社北京10月30日电题:部门精简近六成后——北京市东城区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样本调查
新华社记者梁相斌、乌梦达、陈旭
近期,北京市东城区试点党建引领“街道吹哨、部门报道”改革,打破“机关化”倾向,推进街道管理体制机制创新,29个部门精简成12个。
伴随“管理重心”的下沉,基层干部进一步为民排难解忧,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取得良好效果。
部门从“29”减到“12”
“街道里部门太多,但我们老百姓办事有时连门都找不对。”东城区一位社区街坊直言。
东城区地处首都功能核心区,古都风貌与高楼大厦交织,随着“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持续推进,基层治理中“缺位、越位、错位”问题突出,甚至出现“政府干得多,部分百姓却不认可”的怪圈。
“原来基层是个‘筐’,现在是个‘缸’,不仅什么都往里装,还不能‘撒汤漏水’。”这是基层工作者们对自己的“评价”。
近年来,东城区委、区政府意识到,超大城市管理越向精细化发展,治理模式改革越迫在眉睫。
“街道、社区越来越忙,但却没有忙到点子上。”北京市东城区委书记张家明介绍,街道作为区委区政府的派出机关,机构定位不明确,设置重于“向上对口”,每个科室“官多兵少”,出现“部门管事、街道干活”“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等官僚作风。
民之所望,改革所向。今年5月,北京市东城区在朝阳门街道、东四街道、东直门街道试点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将原街道25个科室和4个事业单位,整合成综合保障部、党群工作部、社区建设部、民生保障部、社区平安部、城市管理部“六部”和“四中心”即党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政务服务中心、综治中心;保留纪工委;建立街道综合执法队。
“为街道改革就是为人民改革,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是‘街道吹哨、部门报到’体制化的具体实践。”张家明说,“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就是要在党建引领下,着力破解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难题和群众关心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
从“向上对口”到“向下负责”
近期,东直门十字坡社区佟丽娜老人,没花一分钱,领到了“U”型助步器。此前她家中突遭变故,36岁的儿子因病瘫痪在床,一家人生活清贫。让她得到“意外”救助的是街道社区专员。
社区专员张琦入户探访后,免费帮佟丽娜申请,为老人雪中送炭。到现在,老人一见面,就会紧握张琦的手表示感谢。
东城区委常委、组织部长王清旺说,东城区在社区建设部下“创立”了社区专员岗位,目的有两个:捅破服务群众最后一层“窗户纸”,做好街道和社区间的“桥梁”。
东城区将街道机构从原来以“向上对口”为主的29个单位,精简为更加“向下对应”的12个部门,使工作力量聚焦到基层,聚焦到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从原来的“向上”到进一步“向下”,一字之变的背后是服务理念的升级:原来干什么是上面往下派,街道来实施;现在更要看百姓有什么需求、困难,街道来统筹解决,解决不了还要“吹哨”联合各部门一起完成。
为减少阻力,科学使用干部,东城区保留原有处级领导职数,街道工委副书记、办事处副主任兼任“六部”部长,集中设置的部门避免了很多部门间“扯皮”现象,提升了办事效率。
“职能部门与街道的关系,是改革重点。”东四街道工委书记荀连忠说,现在职能部门依照“106项街道内设机构职责清单”向街道安排工作,街道更能集中力量解决群众期盼的问题。
降低“治理重心”用双脚丈量民生
在新岗位工作100多天后,东四街道二条社区专员高洋感悟:“社区专员就是百姓的通讯员。”
在同事眼中,已在街道工作15年的高洋如今变了个人:“脸黑了、嗓门大了、嘴甜了、腿跑细了”,这些变化是用双脚丈量民生后的结果。
腾退乱停车、拆除违建、改造老旧设施……据统计,25名社区专员100多天解决了229件群众反映问题,其中解决群众生活困难的就有55件。
高洋说,干部迈开腿、张开嘴,是办好群众家门口事的第一步。
过去曾有这样的问题:街道年轻干部学历上去了,群众工作水平却下来了。东城区委副书记、区政协主席宋铁健说:“街道体制改革是硬件,群众工作水平是软件,改革需两条腿走路。”
为此,东城区开设群众工作法培训班,自编教材,聘请一批有经验的基层干部给年轻干部讲课,讲做好群众工作的“绝招”和心得。
东城区委组织部介绍,在近半年3个街道试点初具成效的基础上,东城区计划近期在全区推行街道管理体制改革。
张家明表示,街道体制改革的效果好不好,要以是否增进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评价标准。下一步,东城区将及时总结改革经验,让街道体制改革在全区落地生根。(参与记者:张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