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回购股票不参与每股收益的计算分配,可提振股东股民信心

原标题:回购股票不参与每股收益的计算分配,可提振股东股民信心

10月29日晚间,中国平安港股公告,拟酌情及适时回购公开发行的境内、境外股份,回购总额不超过总股本的10%。这是A股现史上最大回购预案。

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公司法》涉及上市公司回购股份制度作出修改,点燃了上市公司回购激情。此次修改,丰富了回购股份的用途,简化了决策程序,还延长了回购股份的持股时间,让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的欲望大为增强。从10月27日至10月29日中午这两天半时间内,有超过60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回购公告,回购上限将超百亿元。

事实上,今年A股实际回购规模已超过以往任何一年,上市公司主动回购的大手笔也频频出现。今年1-9月,已有490家公司实施回购,合计回购资金达241亿元。A股2015-2017年这三年的回购金额分别为50亿元、109亿元、92亿元,这也意味着今年不到9个月的回购规模几乎是前三年的总和。

A股回购潮来袭,对于稳定上市公司股价,积极回报投资者具有重要意义。但首先还是彰显了上市公司的自信力。

今年以来,A股市场虽说有一些波动,但总体处于可控之中。一些上市公司目光短浅,沉不住气,心旌摇动,大股东减持者有之,管理层暗中变现者有之,对股市缺失信心。归根到底,还是对自己缺乏信心,没有底气。

扑面而来的回购潮,是上市公司蓄势而动的战略迂回,回购股份,“雪藏”股权,伺机而动。这也是自信力的体现。

股票回购潮主要集中在市场处于较低位置或市场连续下跌之时。股市原本是实体经济的晴雨表,但当资本市场处于低潮时,在股市价值扭曲的情势下,许多上市公司的实际价值被低估被矮化。大凡回购者,多半是认为自家股票价格受资本市场“冷遇”,无法体现自身价值,在此情势下,将一定比例的股票回购。

回购来的股票作为“库藏股”予以保留,不再属于发行在外的股票,且不参与每股收益的计算和分配,可提高股价,提振股东和股民信心。而暂时被库藏的股票,日后还有大的用途,或发行可转换债券,或发放雇员福利,或在需要资金时应急变现。

当然,回购也是上市公司自信力的试金石,股市低潮中显示其坚韧不拔的品质。

回购需要拿出真金白银,上市公司有一定的资金实力才能完成回购预案,避免回购成为戏弄股民的魔术。美的集团回购就显示其强大的资金实力。据2017年财报显示,美的集团实收资本、盈余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共计581亿元,回购金额40亿元只占7%左右,算是小菜一碟。而自8月7日宣布回购的一个月内,美的集团已实现回购目标的31%,有望达成其对股民的承诺。而此前,万科4个月百亿回购计划仅兑现1.6%,股民惊呼上当。

回购需要有市场预期垫底,让股民有盼头。部分回购股票,是一种资本操作手段,可暂时提振公司的市场表现,说白了,只是一种权宜之计。市场信心最终还是靠上市公司的实体经营运作来维系,形成可靠的市场预期,才能稳定提升股价。这对上市公司是一种考验,并非回购就是万全之策、回购了就可高枕无忧。况且由于实施回购的流程较为复杂,耗时较长,成本较高,使得公司实施回购的后续动力不足、甚至捉襟见肘。因此,上市公司回购股票,要展示自己的肌肉,更需要后续工作大力跟进。

回购是上市公司自信力的表现,也必须主动接受监管。证监会相关负责人已“有言在先”,将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依法严厉查处利用股份回购实施内幕交易、操纵市场、信息披露违法、“利益输送”、“忽悠式回购”等违法违规行为,切实维护上市公司股份回购市场秩序。这就警示上市公司,莫要借回购搞小动作,回购要主动接受监管,大大方方,莫要躲躲闪闪,要以实际行动发挥股份回购制度积极作用,促进资本市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大潮涌起,泥沙俱下。不是所有的上市公司在回购时都有自信力,一些人自作聪明,想借回购潮拔高股价,回购预案虚张声势、不了了之,只能得逞于一时。须知耍奸使滑不是自信力的表现,而是堕落的开始。

财经评论人 蔡恩泽 编辑 陈莉 校对 吴兴发

相关阅读:
小伙被骗后如法炮制 "空手套白狼"连骗七人 “进博会”期间,北京南站进沪列车旅客将二次安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