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别让科研人才被10万年薪困住

原标题:别让科研人才被10万年薪困住

明年上半年,“中国天眼”FAST将接受国家验收。为此,FAST面向全国启动了新一轮的人才招聘。10月28日,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FAST工程副经理兼办公室主任张蜀新表示,希望新一轮招聘能受到更多的社会关注,因为此前的招聘情况并不理想,10万年薪难觅驻地科研人才。

10万元招聘科研人才,这个价码对比当下的就业市场确实缺乏竞争力。有机构发布的2017年毕业生平均薪酬显示,最高的软件工程专业达9001元/月,已经高于“天眼”给成熟科研人员开出的年薪。

低于毕业生平均水平线的工资,却有高于平均标准的门槛,“天眼”要求应聘者会英文,懂数据处理和运营。此外,工作环境艰苦不便与外界往来;不能用电子产品;要胜任夜班;工作满数年表现优秀才能获得编制……

贵州也有自己的苦衷。FAST位于贵州平塘县,统计年鉴显示,2016年贵州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66279元,而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工作人员为72107元,全国科学研究这一项的平均工资则是96638元。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不可小觑,贵州的“吝啬”也实属客观条件所限。

“天眼”寻觅的是活跃在国内外天文科研界的追梦人,而这些“追梦人”却不可能只靠梦活着。搞科研不能急功近利,但也不该受困于物质上的后顾之忧,既然是国之科研重器,就该有与之相配的收入。

在市场经济逐步走向成熟的今天,只有给基础科研人员以体面的物质保障,才能吸引到人才。以往信息差的存在会给高级人才招聘带来沟壑,但随着现代信息渠道的拓展,科研人才拥有更多对比选择的空间,自然也会随行就市“货比三家”,对自己供职的东家优胜劣汰。

前不久跳槽民营航空公司的张小平,曾一度引发了不小的舆论风暴。虽然两件事情性质不同,但都暴露了高端人才低收入的现实困境。媒体从不角度围观张小平,是对高端人才应该拥有相匹配的高待遇的期待,希望张小平这只蝴蝶,能让方兴未艾的中国航天事业掀起一场制度创新改革的风暴。要想解决其中的矛盾,不仅仅是对张小平背后的体制留人的呼唤,还需要更加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和人才招揽计划及激励方案。

这些年,贵州在大数据建设上花了不少心思。超越黄果树瀑布和贵州茅台,大数据已经刷新了人们对贵州的既往印象。借助大数据,贵州闯出的这条发展创新路,为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样本。产业转型核心归根结底靠人才,贵州能否实现大数据转型的梦想,最重要的牵引力定是对人才的吸引力。

“中国天眼”需要更多孤独的“守夜人”,中国也需要马斯克们,但这些人更需要我们为他们做些什么。

相关阅读:
俄媒称中国挽救俄罗斯邮政:俄民众在中国网店消费数千亿卢布 产品含量“玩猫腻”汤臣倍健现品牌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