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攻克港珠澳大桥建设难题,南京水科院荣获“集体特等功”

原标题:攻克港珠澳大桥建设难题,南京水科院荣获“集体特等功”

新京报快讯(记者 李玉坤)据水利部官方微信公众号,南京水科院在港珠澳大桥桥岛隧工程E15沉管回淤专题攻关中,荣获集体特等功。

10月24日上午9时,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大桥被称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筹备6年,建设9年,创下了多项“世界之最”的纪录。

伶仃洋河口湾“四口入海”和“三滩两槽”的动力地貌格局,水沙运动环境极其复杂。大桥建设面临桥位选址、主通航区设置、人工岛平面优化、桥孔合理跨距等一系列问题,工程对伶仃洋水沙环境和港口航道影响的研究尤为关键。

南京水科院早在2004—2007年港珠澳大桥工可研阶段,便开展了拟建桥区设计水文要素分析计算和海床演变分析研究,从满足通航条件和保持滩槽稳定的角度提出了大桥选址意见,并成为该工程初步设计招标的基础依据。

2008—2010年大桥工可深化研究与初步设计阶段,南京水科院科研团队进行了二、三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大范围水动力泥沙物理模型,宽水槽局部冲刷系列模型试验等多项专题研究,对大桥平面布置、结构设计方案、基槽稳定性等进行了比选试验和分析论证,使初步设计阶段的桥-岛-隧布置方案更趋合理。

2010年岛隧工程开工后,南京水科院主要开展了大桥主体工程人工岛越浪控制措施、岛隧工程施工期水文分析及水动力仿真模型、香港口岸人工岛物理模型试验等专题研究,其成果为人工岛结构安全、沉管安放、钢圆筒施工、岛头掩护体设计施工等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南京水科院主持完成的研究成果“港珠澳大桥对伶仃洋水沙环境和港口航道影响研究”获2016年度中国水运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基槽开挖工艺及回淤观测试验研究”及“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基床回淤监测及预警预报系统研发与应用”分别获2011年度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及2017年度中国航海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编辑:艾峥

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保持平稳安全运行 央行副行长陈雨露: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基本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