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三农”专家温铁军为城口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支招
如何让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10月23日晚,“三农”问题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执行院长温铁军,结合国内外乡村建设的案例、以及城口县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现状,在城口县委小礼堂做了精彩演讲。
以下为温铁军演讲的摘录:
走生态产业化路子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是城乡融合而不是城市取代乡村。不要把村镇都弄成钢筋水泥,村村一个样。民俗、民居、民风……把能保护的都保护下来、能利用的都利用下来,每一个角落都要告诉人们:“我是乡村,我不是城市”。
城口县森林覆盖率66.7%,生态环境质量很好,有中国绿色名县等金字招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城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走生态产业化的路子。
不要把农业“一产化”
产业兴旺意味着百业兴旺,不要把农业“一产化”,乡村需要把丰富的资源转化为资本,让农业“多产化”。中国的乡村建设可借鉴欧盟或者日韩的经验,开发农业在生态环保、休闲养生、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多功能性。
城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是要进行资源的整合,推进全域乡村旅游,把大巴山森林人家打造成知名乡村旅游品牌;二是通过打造九重山风景名胜区和亢谷5A级景区等,进一步提升城口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是推进农旅、农商、文旅融合发展,把旅游业打造成战略性支柱产业。
建自然教育基地带动其它产业发展
农业里其实蕴含丰富的教育、文化等相关信息。教育部也要求加强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自然教育。
这会带来什么呢?会带来地化的知识生产和地化的教育需求,所以人们把树木称为“绿色银行”是很贴切的。田野的自然风光、峡谷里的河流、石头砌的老房子……都是很好的自然教育资源,城口可以通过建自然教育基地,带动教育、旅游、文化的发展。
目前城口已出台了农村“三变”的改革方案(即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从目前统计的情况来看,共有6254户农户、2.63万人以及50多个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参与改革,撬动的社会资本投入达数千万元。下一步,可以通过专业合作社、经济合作组织等多种方式,更好地搞活农村经济。
(本报记者李星婷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