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上市公司业绩提升,要靠做大做强主业

原标题:上市公司业绩提升,要靠做大做强主业|新京报财评

中证协官方网站发布消息称,已初步形成证券行业支持民营企业发展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的意向性方案。

根据该方案,首次由11家券商达成出资210亿元设立母资管计划的意向,由此作为引导资金支持各家券商分别设立若干子资管计划。多渠道吸引资金,以形成1000亿元总规模的资管计划,专项用于帮助有发展前景的上市公司纾解股权质押困难,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目前,A股市场可以说有两只显而易见的黑天鹅,就是过度股权质押和债务违约潮。在过去几个月中,大股东股权质押平仓风险如高悬在股市上的利剑。截止10月17日,两市共有2422家上市公司大股东存在股权质押未解押,占全部A股的68.2%;质押总股数6372.51亿股,较2018年初总质押4197.03亿股出现增长,质押股数占A股市场总股本比例9.94%;市场最新质押总市值为4.44万亿元。其中,两市共约600只个股股价低于相关股东质押的平仓线。

帮助民营企业化解股权质押风险、接盘民营企业股权对当前市场来说是必要的。如果没有一定的流动性支持,一些陷入债务危机的企业将有可能成为僵尸企业,从而影响市场稳定。

近段时间以来,在管理层的监管协调下,包括国有企业、金融机构以及地方政府在内的国资力量正在积极入场,通过各种形式参与化解这一风险。国资入场和1000亿元总规模的资管计划托底,给大股东股权质押跌破平仓线带来了很好的解决方案。

这样的解决方案,一方面引入国资可以给上市公司提供增信,降低挤兑的风险;一方面引入资金降低杠杆帮助大股东解除流动性危机,帮助上市公司回归正常经营。在各方努力下,目前股权质押风险已有缓解。

截至10月22日收盘,股权质押风险开始缓解。市场有994家上市公司跌到股权质押预警线附近,有621家上市公司跌到平仓线附近。之前跌到股权质押预警线附近个股,近20%风险得到缓解;之前有平仓风险的个股,近22%风险得到缓解。

股权质押融资之所以出现种种兑付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部分大股东不顾自身能力盲目加杠杆。出现问题的企业,大部分都有一个共性,就是不务正业、疯狂跨界并购,意图依靠重组来做大业绩。出现违约的企业,基本上都是高比例举债、资金投向不能覆盖负债的企业。这些企业过度依靠举债驱动规模增长,但经营效率、现金流没有改善,一旦外部环境变化,借新还旧无法继续,债务问题和股权质押危机必然爆发。

​尽管市场一再声称股权质押风险可控,高比例质押的上市公司也不占多数,但是,事实证明股权质押危机对二级市场和投资者的信心造成了打击。股权质押风险本是上市公司大股东的过度融资行为,不应由二级市场投资者承担,不应让普通股民买单。从稳定市场、保护投资者的意义上来说,国资入场和券商千亿资管计划上市也属保护投资者的无奈之举。

因此,今后不能让股权质押危机继续绑架资本市场,应在股权质押危机结束后彻底起掉这颗雷。从公司治理角度来说,上市公司对资本市场要有敬畏之心,不可追逐题材胡乱增发、质押股权搞忽悠式跨界并购,不可再像过去那样玩“外延并购做大市值,然后再融资并购再做大市值”的滚雪球式资本游戏。

上市公司实控人和大股东要吸取教训,踏踏实实做大主业,不可把资本市场当成可以随时融资、伸手要钱的工具。近日,利亚德董事长号召员工兜底增持,相信监管层会让股市成印钞机,一定会让股市成为提振经济的发动机、印钞机并救投资者于水火。

利亚德董事长号召员工增持没有错,一纸“雄文”也写得气壮山河,但经历股权质押危机的上市公司高管们要吸取一个教训,A股不是上市公司自己家的提款机和印钞机,业绩的提升要靠踏踏实实做大做强主业。

朱邦凌(财经评论人)

编辑:王宇 艾峥

相关阅读:
重庆开州区检方依法对15名涉恶势力犯罪成员提起公诉 《大宋宫词》首曝海报,李少红:不会重复《大明宫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