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锁定军民融合发展 四川密集出台政策文件为哪般?

原标题:锁定军民融合发展 四川密集出台政策文件为哪般?

近日,四川“一口气”出台4个政策文件,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为何集中出台政策文件?其背后有何考量?10月22日,记者就此采访了省国防科工办和省财政厅等单位相关负责人。

在省国防科工办主任雷开平看来,这是对今后一段时期四川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思路的总体考虑,是基于构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政策制度体系的创新改革,也是解决当前我省军民融合发展突出问题的举措。

总结四川经验

“制定出台《关于推动四川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实施意见》,用了一年多时间。”省国防科工办副主任施遐将其总结为:既讲了“普通话”,更讲了“四川话”。

去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意见》,要求各地方政府结合本地区实际,出台有针对性的配套措施。今年6月,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明确提出,研究制定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实施意见。

此番出台的《实施意见》,是我省首次对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进行系统安排。

立足实际,配套措施“川味”十足。雷开平分享了一个细节,广泛征求意见时,曾有人尝试标出和国家指导意见完全相同的表述。“结果通篇对比下来,相同的只有两句话,绝大部分是对四川经验的总结。”

这样的底气,源自四川军民融合先行先试的探索和实践。四川是全国唯一一个以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为核心任务的省级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近年来,四川军工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一大批关键性改革取得新突破。近期,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在全国范围推广的首批3项创新举措中,全都有“四川经验”的贡献。在全国率先启动低空空域协同管理试点,四川有望年底实现新机制下的首飞,这也将成为全国关注的一项重大军民融合改革成果。

将一些在点位、区域取得成效的军民融合改革经验,全省推广,为在全国推广探路,是此次系统出台政策文件的重要考量。

军民融合企业边界模糊,认定难,以及军民融合产业统计标准不一等,都是当前面临的现实问题。四川开展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以来,绵阳、成都等多地开始摸索军民融合企业认定标准,并展开实践。此次,《四川省军民融合企业(单位)认定办法》也正式出台。“这是在全国率先探索总结制定的省级标准。”

此外,西南交通大学等高校率先试点的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等,也被借鉴到军民融合领域。“《实施意见》中提出的建立军民融合企业改制上市库、建设军民融合大型仪器共享平台等举措,都是对四川经验的总结提升。”雷开平如数家珍。

挖潜四川优势

挖潜四川优势,“系统整合”成为此次集中出台政策的一个关键词。

在雷开平看来,如何更好发挥军工优势,是四川做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这篇大文章的重要关键。《实施意见》旗帜鲜明地将“支持央属军工单位在川发展”放在举措开头,就是要突出强调四川军工实力雄厚的实际和优势,并要通过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军工实力,为军民融合发展夯实基础。

《支持军民融合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措施》也明确提出支持央属军民融合企业在四川建立区域总部、研发机构和生产基地等,支持军民融合重大项目建设。

着眼于扩大我省在军民融合发展领域的优势,系列政策文件还对打造十大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加强军民融合人才队伍建设、优化军民融合发展环境提出进一步的推进措施。特别是对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明确提出要打造军民融合十大产业集群的部署和要求,系列政策文件从企业培育、基地和项目建设、财税金融支持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安排。

此次,四川对财税资金的系统整合,也备受各方关注。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多部门联合印发的《支持军民融合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措施》,拟整合使用国防科工、科技、经信、知识产权、财政等部门相关专项存量资金4亿元。同时,还有适度新增预算。

挖潜四川优势,四川还瞄准省内活跃的一大批战略前沿创新技术研发单位和企业。按照《四川省军民融合企业(单位)认定办法》,从事面向海洋、太空、网络、电磁频谱、公共安全、信息安全等领域的大安全、大防务产业的科研、生产、维修保障、技术服务单位;从事量子技术、超材料、脑控技术、人工智能等军民融合战略前沿创新技术研究的单位,无论规模大小都可申请认定为军民融合企业,享受相关政策支持。(记者 朱雪黎)

【常德市】桃安村:小蘑菇撑起“致富伞” 尹力主持召开省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委员会全体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