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新京报:问题学生餐这部连续剧 到底何时才能剧终?

原标题:“问题学生餐”这部“连续剧”,到底何时才能剧终? | 新京报快评

今年9月,国务院教督办印发紧急通知,要求开展学校食品安全隐患排查,重点检查学校食堂卫生状况,消除安全隐患。为什么有关部门话音刚落,涉事食堂又曝出问题?

文 | 土土绒

又见学生食堂食物发霉的“病象”。日前,上海中芯国际学校被家长曝出学校厨房内的番茄和洋葱腐烂变质,并传出许多让人反胃的现场图。20日,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作出调查回应,责令校方立即停止原承包商供餐,并将对全区所有学校食堂开展专项检查。

这类新闻,我们已经听过太多。就在不久前,芜湖市三所幼儿园接连曝出食堂食材变质、发霉事件,有家长冲进幼儿园食堂,“看到冰箱上还有蛆在蠕动”。上个月,江西万安县部分学校学生营养餐出现疑似发霉、变质等问题。根据万安县顺峰小学学生家长提供的诊疗证明书显示,有学生被诊断为食物中毒。今年6月,江西吉安遂川县一学生家长称,在当天中午学校的营养餐中,发现肉类食品变质,且有大量活蛆蠕动,家长在微信群中反映此事,反被老师解散了群……

而这次的事件再次引发关注,跟被爆料的这所学校的属性不无关系——是“国际学校”,每年收费高达五六万,学生餐费标准是每人每天24元。可以说,这是一所位于国内一线城市的“贵族”学校,各种资源已经非常集中,管理也本应更为规范,但万万没想到,在这样一所所谓的“好学校”,竟然还给孩子们吃发霉变质的食品。

学校食堂是一个特殊的服务单位,因为其服务的对象是中小学生,甚至是幼儿园的小朋友。孩子本来就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在强势的老师和学校管理人员面前,更是缺乏投诉意识和“议价”能力。在这样一个“好欺负”的低龄群体面前,一些学校的食堂就肆无忌惮地开始了自己的“表演”,饭菜品种、分量缩水不说,各种没人要的霉变食物也悄悄地流入了后厨,把本应最重视质量的学生食堂,变成了屡屡跌破底线的劣质食品供应地。

▲霉变的番茄

▲霉变的番茄

今年9月,国务院教督办印发紧急通知,要求开展学校食品安全隐患排查,重点检查学校食堂卫生状况,消除安全隐患。为什么有关部门话音刚落,涉事食堂又曝出问题?

而最令人遗憾的是,这类学校的食堂丑闻,往往是被家长无意中发现。此次的中芯学校事件起初是家长质疑午餐分量不足,和学校交涉过程中查看了食堂才发现“惊天秘密”。有媒体报道,在交涉过程中,家长们要求校方给出方案结果时,该校校长还称:“我都说过了会监督,你还要怎么样!”这番倨傲态度,也与问题曝出之间构成了潜在关联。

学校食堂的安全、卫生问题本不该由家长屡屡出手,从监管部门到教育主管部门再到学校,应建立起常态化、制度化的安全保障体系。既可以推广明厨亮灶、校长配餐等制度,也可以加大日常排查、突击检查和惩罚的力度,不能让个别心怀侥幸的学校钻了监管松软的空子。

总之,别再让家长“无意中”发现学校食堂的“秘密”了,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日常监管制度,终结“后厨的秘密”才是当务之急。

□土土绒(媒体人)

责任编辑:余鹏飞

相关阅读:
台当局公布台铁出轨事故原因:初判因转弯时超速,出轨瞬间时速高达将近140公里 “朱子之路摄影营”作品与台湾营员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