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董希淼:进一步缓解民企融资难题,需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的统筹协调

原标题:董希淼:进一步缓解民企融资难题,需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的统筹协调|新京报财讯

新京报快讯(记者顾志娟)10月19日,“一行两会”集体发声对当前经济金融热点问题做出回应,包括中国股市近期的大幅波动以及民营企业的焦虑。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当前造成民营企业流动性困难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民营企业融资难题,我国的信贷市场存在一定的所有制歧视或者流动性分层,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由于存在政府隐性担保,相比民营企业收益风险比更高,更受金融机构青睐。今年以来,去杠杆和严监管对影子银行业务的打击,导致金融市场的结构性信用紧缩,金融机构风险偏好下降,弱信用资质主体的民营企业受到了更大冲击,再融资和资金链压力加大。

另一方面是民营企业发展模式问题,2008年之后,大量民营企业依靠过度加杠杆、过度举债进行盲目地多元化扩张。这种激进的扩张对企业的资金链造成较大压力,导致资产负债率较高。随着去杠杆的深化,杠杆率高企的企业将无法通过银行信贷和发债等方式融资,只能大量消耗自有资金,企业现金流承压,进而导致债务偿付危机。

为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题,近期以来相关政策频发。当前政策的焦点在于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推动宽货币向宽信用转变。但从刚刚公布的9月经济金融数据来看,新增社会融资规模2.21万亿,扣除7400亿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之后,社会融资规模1.47万亿,同比少增5000亿元;社融增速继续下降,新、旧两种统计口径的社融存量增速环比降低0.2和0.4个百分点;企业新增贷款7000亿,同比多增2000多亿元,但主要来自于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1000亿,信贷冲量特征依然凸显,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企业负担较重,信贷需求疲弱。此外,表外非标融资继续萎缩。尽管10月15日央行降准落地,但金融机构风险偏好和金融市场融资功能尚未得到恢复,流动性仍难以有效传导到民营企业。

董希淼提出,进一步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题,需要综合施策,实现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的统筹协调。首先,财税政策要进一步发力,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减轻企业负担,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其次,稳健货币政策要保持松紧适度,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继续优化流动性的投向和结构,注重货币政策的传导和疏通,在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合意信贷规模和流行性方面给予一定政策优惠,引导商业银行扶持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优化融资结构和信贷结构,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手抓。最后,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营商环境,切实保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同时,推动民营企业改变经营理念,规范经营管理,从规模扩张型向内涵效益型转变,推动技术创新,切实提升核心竞争力。

从商业银行的角度来说,应改革内部考核和服务机制,提升对小微信贷的供给意愿和能力。产品服务方面,应对创新内部激励和考核机制,调动分支机构为民营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积极性。综合考虑民营企业的营业收入和融资额度,对客户进行细分,提高风险定价能力,创新担保抵押方式,打造差异化产品体系。为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提供投行服务,支持其通过上市、发债、资产证券化等多种方式融资。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手段,优化业务流程,提高民营企业的信贷审批效率。减少融资附加收费,降低民营企业融资成本。风险防控方面,应构建匹配民营企业风险特征的审批机制和风险控制手段,提高对民营企业进行资质审核和资产评估的严谨性和可靠性,建立贷后管理与授信审批的联动机制,强化贷后激励约束考核。绩效考核方面,对民营企业贷款的不良率实行差异化考核,适当提高其不良贷款容忍度。弱化对普惠金融事业部门单一指标的考核,注重对民营企业金融业务整体收益的考核。

编辑:陈莉 艾峥

相关阅读:
英媒:港珠澳大桥23日举行开通仪式 24日正式通车 江西多措并举开展全流域保护和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