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探寻丹麦的“治水攻略”
奥胡斯水厂机器自动运作,无人值守。
位于哥本哈根市中心长堤公园边的小美人鱼铜像。戴娟 摄
重庆虽有长江、嘉陵江、乌江等过境河流,但仍属中等缺水地区。
与守着两江缺水喝的重庆相比,位于北欧的丹麦,是世界上人均用水量最少的国家,40年来经济增长80%,用水量节约40%。这个500多万人、4.3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的国家是如何用水、节水、治水的?近日,受丹麦“绿色国度”组织的邀请,重庆日报记者来到丹麦,从保护水源、供水、降低水损及污水处理全流程,探寻这个诞生了安徒生童话的国家之“治水攻略”。
一吨水50元 价格调控引导节水
从丹麦环境与食品部会议室窗外看去,哥本哈根港口海水清澈,不时看见有人畅游其中。
“并非一直如此。”丹麦环境署水资源特别顾问克姆告诉重庆日报记者,上世纪70年代,丹麦面临严重的水问题,用水浪费,水污染严重,没有人敢下海游泳。
丹麦用水状况如今有了根本改观。克姆提供了一组数据,在过去的20年间,丹麦的GDP在不断增长,居民人均耗水量一直在下降,每天每人的水消耗量已降至99升,即每人每月用水量为3吨,是世界上人均用水量最少的国家。
经济增长、水资源消耗下降,丹麦是如何做到的?“通过价格调控引导节水是重要原因之一。”克姆说,水是重要的资源,也是一种商品,现在丹麦每吨水的价格大约是50元人民币,比30多年前贵了5倍,其上涨幅度大大高于物价涨幅。
在克姆看来,水价看似较高,但反映出供水环节中的实际成本,并且还加强了居民的节水意识,有效抑制水资源的浪费。
丹麦企业用水和居民用水同价,水价包括水源取水的费用、保护水质安全的费用以及污水处理的费用等。其中,污水处理和净化的费用占水价的大头,为保护水资源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丹麦的高水价并未引来市民的反对。丹麦百分之百采用地下水,所有自来水都可以直饮,丹麦人已从高水价中获益,享受到了高品质的水和好的环境,就是最大的价值。
克姆坦言,为避免因为高水价导致丹麦企业的产品价格过高而失去竞争力,水务公司会给一些用水量较大的企业一些折扣。企业也会想方设法减少用水量,增加水的循环利用率。以用水需求量非常大的猪屠宰场为例,1987年到1998年间,其用水量直线下降,至1998年,用水量仅为原来的一半,之后保持平稳趋势。
技术创新 水漏损率大幅降低
在丹麦第二大城市奥胡斯,重庆日报记者参观了奥胡斯水务集团旗下的Truelsbjerg无人值守自来水厂。这座占地1200平方米的水厂建成于2015年,它的8口井抽取地下水,并加工为自来水,供应给周围的4万居民。
走进工厂,机器安静运转,工厂平时无人值守,工作人员一年最多来十几次,全程自动化生产。奥胡斯水务集团总工程师佩德森介绍说,水厂整套运行系统可远程监控,自动化管理。工作人员通过手机,就可查看水厂运行的实时相关数据,“数据显示有问题,才会到现场”。
水厂水源地,在不远处的森林。水泵把地下水从80米的深处抽取出来,输送给水厂。根据用户用水习惯的大数据,水泵会按需抽水、取水、送水,通过智慧水务,保证水的新鲜。如若有人非法进入,水泵会自动停止抽水。
从水厂到用户的输水过程中,减少“跑冒漏滴”是节水、提高水效的重点。其中,水泵起着关键作用。克姆表示,过去30年,通过水泵等技术创新,丹麦减少了40%的水泄漏。目前丹麦只有8%的水漏损率,其中哥本哈根的水漏损率更低至5%。而中国有的城市水漏损率高达20%-30%。
围绕节能和可持续发展开展创新,已成为丹麦各方面的一种自觉。在位于日德兰岛小镇上的格兰富集团总部,这个世界上最大水泵制造企业的公共事务副总裁斯克伯斯特告诉重庆日报记者,格兰富从1945年做出第一个水泵开始,不断研发更高效节能的水泵。事实上也做到了,10年前,一个水泵的能耗是每小时60瓦,现在最新的产品能耗已经降到了每小时4瓦。
而水泵对世界的影响不可小觑。据权威机构统计,水泵的耗电量占全世界耗电量的10%。但目前世界上大部分水泵都不是高效的水泵,如果能把这些低效的水泵全部换成高效的水泵,水泵的能耗将减至6%。
如今,包括格兰富在内的不少丹麦企业,已将节能增效的理念和技术带到中国市场,先后参与建设了“鸟巢”、人民大会堂、国家大剧院等标志性项目。2015年8月,格兰富重庆工厂正式投入运营,全力配合重庆海绵城市、污水处理、智慧水务等项目,助力城市节能减排增效。
变废为宝,医院污水处理后可养鱼
上世纪70年代经历的一场能源和环境危机,让丹麦对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有一种执念。
赫勒福医院污水处理厂是一座占地500平方米的小型污水处理厂,也是全球首个专业处理医疗污水的试点,2016年正式投入使用,
“如果直接和生活污水一起送到普通的污水处理厂,很难将其中的危险物质全部清除。”负责该项目的格兰富公司市政业务总监雅各布拿出一瓶没有处理过的医院污水样本,经检测,未经处理的医疗废水中,抗生素残留高达25%-80%。
这里污水处理流程很特殊,共分四步:第一步,医院污水经过沉淀,过滤掉大颗粒;第二步,进入两个巨大的处理罐,进行化学处理;第三步,穿过180片高密度纳米级陶瓷膜,过滤掉绝大部分细菌;第四步,臭氧和活性炭净化。
在出水处,雅各布舀起一杯水,清澈透明,没有气味。旁边一个水族箱里,金鱼正在净化后的水中嬉戏。经监测,医疗废水处理后,已经接近饮用水标准。
这家医院每年产生的废水有15万吨,处理后的水还能“变废为宝”——其中5万吨用于医院冷却塔;余下大部分直接排放到附近的小河里,让小河流水充足,有利于周围生物生长。在此过程中,净化水中剩余的热量还会输入到医院供暖系统。
此外,这个医院污水处理厂全部自动化,无人值守,只需医院派一名兼职人员每天工作两个小时即可。因为通过远程系统,格兰富公司的专业工程技术人员能适时监控数据。
这样的技术,会不会导致污水处理成本很高?答案是否定的。
如果医院污水直接排入市政管网,进入普通污水处理程序,处理费为每吨3欧元。而医院处理厂就近直接处理,每顿成本能降低25%。而且,由于就地循环利用,每吨污水处理还能带来2欧元的效益。
该处理厂总投资450万欧元,采取的是政府、企业多方注资的PPP模式。其中哥本哈根大区政府出资150万欧元、技术支持方格兰富公司出资150万欧元,此外还有哥本哈根市政当局和一家污水监测技术公司参与。目前,当地正在积极推广这样的医疗污水处理模式。
由于丹麦政府和企业非常重视污水处理,从1995年到2007年,农药、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在丹麦水体中的含量明显减少,现在,人们可以在河流、湖泊和海里游泳。
“很多国家认为污水处理成本贵,但在我看来,废水都是资源。废水可以变为沼气,发电用于水泵运转。”克姆说,丹麦水资源充足,关键是如何防止污染。
丹麦目前有5个零消耗的污水处理厂,生产的资源和消耗的能源抵消,下一步将全面推开。
格兰富公司中国副总裁张小岩透露,这项医疗污水处理的创新技术计划将引入中国,首选落户地是广东肇庆的一家医院,目前正在敲定具体的设计方案。
丹麦2011年提出目标,2050年实现无化石燃料社会,做全球第一个“零碳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