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各地农民职称评定政策纷纷破冰
农民,一场由“身份”到“职业”的变革,正在潜移默化地进行。今年以来,山东、江西、浙江等地纷纷出台政策,把面向事业单位技术人员的职称评价体系拓展到新型职业农民。通过职称评定,激发农民的创造性、创新性,让“职称农民”大有作为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提出深化农业系列职称制度改革,鼓励各地开展职业农民职称评定试点。
今年以来,山东、江西、浙江等地纷纷出台政策,把面向事业单位技术人员的职称评价体系拓展到新型职业农民。让农民从“身份”向“职业”转变,成为各地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新举措。为什么给农民评“职称”?农民评了“职称”对自己又有什么影响?记者进行了采访。
“身份”到“职业”的蜕变
农民,一场由“身份”到“职业”的变革,正在潜移默化地进行。
今年6月,江西省出台文件,明确从今年起,新型职业农民可以参加农业系列职称评审,人社部门畅通其职称申报渠道。听闻这个消息,来自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的陈书山充满期待。
陈书山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农民企业家。文件出台后,他毫不犹豫地申报了高级工程师专业技术资格证。“高级职称的身份,将让我拥有更多施展拳脚的机会,钻研新技术、开发新产品的空间也会更加广阔。”陈书山说。
有类似想法的职业农民,在遂川县还有不少。担任过村支书,目前负责一家私营茶叶企业的梁奇锂曾被评为第九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但苦于没有统一评价口径,民间头衔缺少说服力。梁奇锂认为,农民有了国家承认的职称,不只是个人能力得到了认可,更为衡量个人价值提供了一把公共标尺。
步入2018年,多地探索对职业农民职称评定政策的破冰。不只是江西,浙江省也将职称评定面向职业农民,今年年初,省市两级共49位新型职业农民喜获高级农艺师、高级畜牧师、高级兽医师、高级工程师等高级职称。就在9月份,山东省也出台了《推进乡村人才振兴若干措施》,提出建立职业农民职称制度,将“农民”纳入职称评定范围。
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孟庆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职称是评价一个人是不是人才,是哪一领域、哪一级别人才的重要标志。但在过去,农业战线上的“土专家”评不了高级职称并非个案。究其原因,一方面,许多农民是个体户,没有挂靠单位,不少农民对职称评定表示冷淡;另一方面,国家人才评价体系在农业领域中缺乏系统性、针对性、精准性,对农民职称评价缺乏抓手。
“推进农民评定职称工作,是我国‘三农’工作在形成一定程度的社会需求和产业需求后的阶段性必然反应。”孟庆伟说。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随着新型职业农民群体不断壮大,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但此前,新型职业农民参与农业高级职称评审通过并取得证书的极少。其评价主要是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并取得职业技能证书,以生产类、单项技能评价为主,如植保工、园艺工等。
如今,各地如何对职业农民开展评选?江西省人社厅表示,目前,江西省已着手修订农业系列职称评审条件,建立适用于新型职业农民的职称评价体系,打破“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论,强化业绩导向,更加注重“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将技术工作方案或总结、项目设计或实施方案、分析评估报告、示范试验报告等技术成果,以及对农户的带动效应和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
浙江省的做法是淡化职称论文数量要求,明确专题报告、发展规划、技术方案、试验报告等经有关部门认可采纳的可视同论文,并在科技奖励、发明专利、技术荣誉、表彰奖励等方面设立破格的绿色通道。
孟庆伟指出,在互联网、人工智能背景下,特色小镇、观光农业、生态旅游等快速崛起,加上高铁建设拉动了偏远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这些都在把农民多少年来沉淀在心中尚未开发的智慧潜力激发出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同样需要知识和专业技能。打通职业农民评定职称的渠道,能够激发农民认识自身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价值,增强他们的专业感,进而提升社会对职业农民的认知,增强具有专业性的新型农民的职业自信。这将对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巨大的拉动效应。”孟庆伟说。
有职称更要有待遇
许多农民最关心的是评职称之后有哪些好处。山东省的政策明确提出,设区的市可探索鼓励措施,对获得职称的职业农民,优先提供信息技术、融资支持、产品推介服务,优先安排学习培训,优先获得财政资金支持项目、政策补贴等。
遂川县人社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股股长洪立文介绍:“以前,农民工想从事工资高的专业性工作,资格证是‘门槛’,不少有才干的人因此错失了很多发展机会。如今放开后,评上职称就能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从事更专业的工作,获得更高收入。”
“职称不是评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对职业农民评职称,不是刮一阵风,也不是多多益善,而是要真正选出排头兵,宁缺毋滥,才能让‘职称农民’在一地或一个领域真正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孟庆伟表示,从长远说,给农民评职称只是一种手段,最终目的是要以农民为基础,以农村为基地,让评出来的“职称农民”大有作为,实战派的“土专家”越多,农村专业应用领域中的技能知识就不会出现断代。
孟庆伟认为,农民从“身份”到“职业”的变化,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标志性体现,具有战略带动性和产业发展传承性。市场发展规律告诉我们,当一个职业在市场中得到认可并具有放大效能时,这一职业的社会认知和从业群体发展就会倍增,其产生的发散性价值就会充分体现。(经济日报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韩秉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