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施俊玲:文产融合成为乡村振兴发展的新亮点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大理10月17日讯 (记者 魏金金)农业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三农问题”始终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农村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在14日召开的“2018特色文化产业与乡村振兴(云南)高峰论坛”上,原文化部产业司巡视员施俊玲以“产业融合是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为题,发表了其对于新时期乡村产业,尤其是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些看法。
原文化部产业司巡视员施俊玲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魏金金/摄
下一阶段需下大功夫研究区域文化产业发展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从2004年文化产业统计元年到2017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从3440亿元,占GDP1.94%增加到2017年35462亿元,占GDP比重为4.29%。2011年之前,文化产业年均增速约20%,2012年后年均增速14.2%,远高同期GDP增速。长期以来,文化产业整体保持2位数的增长态势,已然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制图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邵希炜
施俊玲谈到,如今越来越多地方政府、专业机构和学者开始从文化产业角度研究区域发展,看待其与县域经济与乡村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对文化产业的政策实施力度和投入也逐步加大,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与“十三五”时期的目标任务存在一定差距。
鉴此,施俊玲认为,下一阶段需下大功夫研究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将各地文化产业与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发展目标、重点任务有机结合,有的放矢大力推动各地优势文化产业发展,进而实现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目标。而如何进一步系统化梳理本土文化产业资源,明晰产业链各环节与商业模式,建立、完善文化产业体系,整合行政资源从不同层面推动产业融合与区域融合,推动高质量集约化发展,这些都是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比较重要的方面。
产业融合将成为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
当前,在产业融合的大背景下,文化产业跨界融合已在多领域、多层次展开。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其中在第七篇“繁荣发展乡村文化”中,首次提出“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施俊玲认为,近年来各地逐步加强对地方和民族特色文化资源优势的挖掘和利用,特色文化产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成为文化产业发展新亮点。“诸如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地域文化、民俗文化、节庆文化、物质和非物质遗产文化等,这些都可以成为地方的文化旅游资源,成为县域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的特色资源,关键是要挖掘好、梳理好、策划设计好,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些文化资源的效用,促进文旅商产大融合”。
大理新华村国家非遗鹤庆银饰品锻制技艺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魏金金/摄
施俊玲谈到,从本质上讲,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和乡村振兴都是文化产业、农业、工业、服务业和区域经济等融合创新、特色发展的产物。“但从目前村镇发展的现状看,还普遍存在资源不够丰富、环境不够优良、人才不够高端、经济不够强大等问题,与中央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所以我们还要投入相当精力,认真考量。从乡村资源禀赋情况来看,打文化产业融合发展这张牌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施俊玲以婺源篁岭为例,提出如今的篁岭已成为婺源“古民居异地搬迁保护及徽州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支柱性项目,篁岭项目改变了婺源旅游单纯依靠门票获利,采用“观光与度假并重、门票与经营复合”的商业模式,旅游产品也开始实现从单一观光型向休闲度假、文化娱乐、民俗体验、旅游会展等综合配套型转变,不失为乡村振兴的一个成功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