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党建引领助扶贫 发展产业促增收

原标题:党建引领助扶贫 发展产业促增收

深入走访贫困户,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特色产业,引入光伏发电项目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近年来,南宁市工商局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按照脱贫攻坚有关文件精神要求,先后派出7名工商干部到马山县周鹿镇大坛村、上荣村,金钗镇加雅村开展驻村扶贫工作。目前,大坛村和上荣村已实现脱贫。

干部驻村帮扶助困

围绕上荣村和加雅村的脱贫目标,市工商局通过层层选拔,将扎实肯干、作风优良、综合素质较高的工商干部选派到贫困村任第一书记。驻村第一书记深入了解村民实际困难,摸清贫困村具体情况,引导贫困村积极发展特色产业。此外,市工商局还委派了3名工商干部组成工作队驻村半年,帮助第一书记熟悉贫困村情况,尽快开展工作。

深入走访贫困户,了解致贫原因,明确脱贫攻坚方向是第一书记的首要任务。只有多下屯里走走,才能知道乡亲们的实际情况,只有多沟通交流,才能知道乡亲们的真实想法和需求。于是,每天晚上7点半到9点,就成了驻村工商干部走家串户的固定“散步”时间。

“晚上‘散步’次数多了,和村民们也逐渐熟悉起来,他们对驻村干部的信赖就是从‘散步’开始的。”上荣村第一书记曾舒说。香椿种植进展情况,村民会主动向驻村工商干部汇报;谁家养的黑山羊拉肚子,村民也会找工商干部来帮忙……

2017年春节前夕,上荣村贫困户蒙海善主动找到了曾舒。原来,蒙海善家里饲养的肉鸡出栏了,他想让曾舒帮忙联系买家把鸡销售出去。曾舒把贫困户的想法和市工商局党组汇报后,立即得到单位党员干部的支持。曾舒将蒙海善饲养的101只鸡拉到市工商局,单位职工争相购买,不到2个小时就卖光了。第一书记这次给力的帮助,让蒙海善坚定了脱贫的决心,更加配合扶贫助困工作。

找准脱贫方向也是加雅村实现精准脱贫的关键。为此,市工商局派驻的第一书记陶长杰,坚持带领驻村工作队走访农户,深入田间地头,摸清村情民意。根据加雅村村民基本居住在村外的实际情况,工作队主动向上级申请,将驻村地点转移到加雅村村民相对集中的居住点,以方便联系群众。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还利用夜间和农闲时间,通过召开座谈会、入户走访等形式,深入走访贫困群众,全面了解贫困群众生产生活状况,做到“底数清”“问题清”。

党建引领脱贫攻坚

为助推脱贫攻坚,市工商局坚持基层党建和精准脱贫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立足当前脱贫攻坚工作实际,深入调研、分析原因、宣传政策、制定计划,帮扶贫困村增收。

驻村第一书记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多次召开党支部专题生活会,组织党员学习党章党规和十九大精神。此外,第一书记还结合村里脱贫攻坚工作实际,多次为村内党员讲党课,解读精准扶贫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市工商局为方便上荣村村委党员集中学习,投入10万元修建了80多平方米的党员活动中心,并配备了办公设备,开通了网络。2017年,上荣村党总支部获评为自治区基层党组织五星级党支部。

“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深入调研、摸清情况是开展扶贫工作的前提。市工商局领导多次带队深入定点扶贫村开展走访调研,向村委了解扶贫工作进展,听取驻村第一书记工作汇报,共同研究帮扶措施,开展节日慰问,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在走访贫困户时,有的领导干部自掏腰包为结对贫困户捐款,有的干部亲自购买助听器赠与贫困户,还有的干部积极参与爱心助学活动……今年上半年,市工商局干部在马山县周鹿镇上荣村和金钗镇加雅村走访慰问贫困户30户,向贫困户送上总价值15000元的慰问品。

为进一步推动定点帮扶村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第一书记结合工商部门的职能,注重帮扶村特色产业发展,引导村民树立商标品牌意识,认识商标品牌价值。今年,市工商局邀请帮扶村“两委”干部以及村级合作社负责人参加工商系统商标品牌培训,为合作社注册商标品牌提供专业指导。

市工商局还坚持抓党建促扶贫,将“党建+合作社+贫困户”扶贫发展新模式贯穿于扶贫工作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党组织的引导下,致富带头人将保持合作社的稳定运作,同时将贫困户吸收到合作社中来,并整合土地、劳力、资金等各类资源,降低养殖风险,提高贫困户自身脱贫能力,促进集体经济发展。

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为加快推进定点帮扶村脱贫攻坚步伐,市工商局派驻定点帮扶村的第一书记结合帮扶村的实际情况,不断拓宽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千方百计促进帮扶村农民增收。

上荣村和加雅村地处大石山区,距离县城50多公里,人口居住比较分散,耕地面积少,基础条件较差,产业发展滞后。

曾舒结合上荣村“九分山地一分田”和外出务工比率高、缺乏年轻劳动力的实际情况,以养殖产业作为该村脱贫致富的突破口。上荣村以村“两委”干部、经济能人带头,建档立卡户自愿加入合作经营的形式,流转土地83.6亩,成立马山县龙马黑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马山县兴盛香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迈出了上荣村产业发展“出产业、成规模、创品牌”三步走计划的第一步,带动了全村精准扶贫事业的发展。

加入龙马黑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后,上荣村村民韦光涛的黑山羊养殖模式从最初的散养转变为规范化、规模化的养殖,养殖数量也从100只增加至现在的近500只。合作社还通过种植牧草、优先收购贫困户的玉米秆等方式,促进贫困户增收。2017年底,上荣村已初步形成以黑山羊、香牛、猪、土鸡养殖等为主的特色产业。

此外,上荣村借助科技力量,发展光伏发电项目,集体投资34.5万元建设43kW光伏发电项目。目前,该项目已竣工并网,可为村级集体经济提供持续性收益。

市工商局派驻加雅村的第一书记结合村民实际情况,实行村级集体经济资金注资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增加贫困户的收入。合作社免费向贫困户提供种苗、饲料、防疫药品等,而且每年通过业务培训,让农户成员掌握最新种植、养殖技术。贫困户向合作社交售农产品,由合作社统一销售后,可获得其所提供的农产品销售额的25%作为养殖回报。目前,加雅村已拥有马山县金钗镇鸿利养鸡专业合作社、金钗镇土猛家庭农场等村级集体经济增长点,确保了村级集体经济项目收入持续增长。

多元发展促农增收

加雅村利用广大林地,加强核桃种植管理,及时组织村“两委”班子和村民代表召开核桃种植动员会,多次邀请南宁市林科所、镇农林站技术人员开展种植技术培训会,通过“讲解+操作”,为贫困群众详细介绍核桃种植管理的技术要领,提高村民核桃种植技术。

加雅村通过大力发展产业专业合作社,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为树立村民致富的信心,第一书记邀请致富带头人给村民讲课,示范带动发展种植养殖,进一步激发群众生产动力,扩展贫困群众增收渠道。挖掘加雅村年轻创业者,并将其培养成致富带头人,目前,该村已培养5名年轻的致富带头人。其中,香樟专业合作社在村中流转500多亩的村民土地,采取贫困户入股的形式,带动贫困户参与,落实专户管理、定期回访制度,促进村民劳作增收。

在开展驻村帮扶工作中,第一书记钟武认为,加雅村贫困户谭绍远发展养殖、增加收入的方式很好,可以在贫困户中推广。谭绍远家有7口人,家庭没有稳定收入,供子女上大学有困难,但谭绍远有饲养家禽家畜的经验。因为老人要照顾,2016年起谭绍远便在家饲养黄牛和家兔,并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2017年,谭绍远二儿子夫妇到武鸣里建工厂打工也有了稳定收入。目前,谭绍远家已自主搬迁到新村,现有两间两层的住房,面积160平方米,实现了脱贫。

上荣村在新建农民合作社、发展光伏发电项目基础上,保持集体经济发展多样性发展。该村投入小部分集体经济发展资金与经济能人合股购买挖掘机。挖掘机可用于村内饮水工程、连村道路、种养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这一项目还可以吸收村民进入建筑施工队促进就业,增加集体收入。

引入社会力量扶贫

为联合社会力量开展扶贫活动,市工商局充分发挥工商职能作用和优势,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扶贫工作,发动富安居家居建材广场、玫琳凯公司、无限极公司、天狮集团等爱心企业开展帮扶助捐、爱心慰问等活动。

为了在贫困村推广风险小、成本低的保价回收产业项目,让村民“零投入”试种推广新品种,第一书记在后盾单位支持下,计划在上荣村推进香椿种植项目。上海邑椿公司负责技术培训,并保价回收农产品。为了让村民放下顾虑,第一书记利用晚上时间,逐屯宣传香椿种植项目,积极寻求后盾单位及社会爱心企业的帮助。仅2017年,该村就争取到富安居家居建材广场香椿产业捐助资金5万元,天狮集团香椿种植项目资金4万元,解决了村民香椿苗资金投入问题。2017年底,上荣村12户农户种植了24亩香椿苗。

据统计,2017年,市工商局财政拨付给上荣村扶贫资金5.2万元,发放贫困户慰问金1.45万元,赠送图书、慰问物资价值0.4万元。发动无限极公司捐助25盏太阳能路灯(3万元)及第一书记帮扶宣传资金1万元,玫琳凯公司捐建岜力蓄水池资金1.89万元,八桂书屋助学书籍文具折价1.3万元,12家私营企业联合捐助上荣村委办公条件改善资金2.2万元,合众保险慰问32户孤寡贫困老人物资折价1万元等。2017年,市工商局财政拨付给加雅村4万元,发放贫困户慰问金0.45万元,赠送图书0.1万元,发动企业捐款共计11.25万元。

此外,市工商局积极组织贫困村有劳动力的农户参加就业、职业培训,帮助村民掌握劳动就业技能,提高就业职业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在全市农村经纪人培训报名时,优先提供培训机会给贫困村的农村经纪人。积极邀请后盾单位技术人员通过集中培训、现场指导等方式,培训有意向种植香椿、养殖土鸡的农户掌握技术,强化农业增产增收技能。同时,工商部门还为农户外出务工牵线搭桥,提供广泛的渠道。

相关阅读:
打好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 川南地区计划这样干! 南宁提前两年半实现所有自然村(屯)通动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