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以“生长”为主题共话古村未来

原标题:以“生长”为主题共话古村未来

国家艺术基金设计大咖齐聚嵩溪

以“生长”为主题共话古村未来

据浙江新闻客户端通讯员蒋双庆

近日,嵩溪村迎来国家艺术基金《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创意设计人才培养》项目设计“大咖”。来自全国11个省(市)的40余名艺术家、策展人、文创者、创意师和保护团队围坐在花厅,就像是生长在这里的村民一样,筹划以“生长”为主题的实践项目。艺术家们通过多视角思维,以生命的状态和生活的态度创作,共话古村落未来,为艺术振兴乡村探索新思路。

中国历史文化民村——嵩溪,村以溪名,文化底蕴深厚,山水环境和人文环境俱佳,蕴含着中国历史文化和现代发展的成果。浦江县委办副主任、县农办主任方守红说,近几年,浦江县通过治水、拆违实现了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的巨大蜕变,并得到了多方赞誉。国家艺术基金选择设计项目选点在嵩溪,借助艺术专家,挖掘嵩溪传统美,设计未来美,追溯、研究和发掘浙江传统古村落独有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

浙江是全国首个在全省范围开展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的省份。2018年9月,浙江获联合国最高环境荣誉“地球卫士奖”。联合国副秘书长兼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索尔海姆曾经访问了浙江多个地方,对浙江的绿色发展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和赞赏,他说:“我在浙江浦江和安吉看到的,就是未来中国的模样,甚至是未来世界的模样”。

国家艺术基金《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创意设计人才培养》项目落户浙江师范大学,就是基于浙江实践的探索与反思,立足我国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创意设计人才队伍建设的实际,以注重文化传承与阐释、全面提升专业素质为目标,体系化地打造高层次、有情怀、高水平、接地气的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创意设计人才。

该项目负责人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浙江师范大学乡村景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施俊天教授指出,活态乡村生活是古村落保护的核心。“生长式”村落的保护利用,不仅是静态标本式的呈现,更重要的是活态延续性的传承,这是我们助推乡村振兴的新实践。

施俊天说,我们期望通过对嵩溪村资源的再挖掘梳理,以“生长”为主题互动,创作出一批能够符合嵩溪文化,满足嵩溪需求,具有普遍意义、有助于浙江省乃至全国的推广意义的高质量作品。

相关阅读:
游客新藏线现高山反应 新疆边防官兵伸援手 新疆巴楚农民开展摘棉花比赛庆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