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众筹拍摄捐资千万,《二十二》开创新模式
本报特约评论员
西木
据媒体报道,10月8日,纪录电影《二十二》通过官方微博进行捐款公示,影片资助人张歆艺、导演郭柯、出品方四川光影深处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摄制单位上海师范大学中国慰安妇研究中心共同决定向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资10086003.95元,并在基金会内设立“慰安妇研究与援助”项目专项基金,导演郭柯捐出导演个人收益400万元,兑现此前做出的捐献承诺。
《二十二》是一部纪录片,由郭柯执导,历时4年,横跨国内5个省份29个地区,3万多人筹资拍摄,记录了2014年大陆地区公开身份的22位“慰安妇”幸存者当下的生活状态。2017年,该纪录片凭借1.7亿票房创造中国纪录电影票房纪录。如今,捐出千万票房收益,是众望所归,赢得一片赞美之声,有网友甚至宣称:这才是宇宙正能量!
在我看来,这种捐款无疑是一种良性的循环,一方面强化了社会的诚信度,给那些参与公益众筹的网友吃了“定心丸”,为今后此类互动树立了好榜样;另一方面,不仅能为“慰安妇”的研究工作增添一笔巨款,也让社会再一次聚焦“慰安妇”群体,为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打开一扇门。
“慰安妇”制度是日本军国主义在侵略亚洲战争中推行的军事性奴隶制度。因此,这些幸存的“慰安妇”老人,是见证和研究这段历史的珍贵的“活资料”。然而,从公开的资料显示,当年有20万中国妇女成为“慰安妇”,如今幸存无几。可以说,及时收集和保存这些老人的有关资料和影像,已经刻不容缓。就以《二十二》中的老人来说,2014年开拍时,幸存者人数还有22人,到了2017年8月公映的时候已仅存8人,截止到目前仅剩5人。因此,《二十二》团队所做的,正是一项“功德无量”的历史抢救和保护的工作。
事实上,类似的抢救历史的工作,一直都有人在做,只是影响力不如《二十二》。比如,在这部纪录片里出境的“中国慰安妇民间调查第一人”张双兵,30多年来,他自费收集山西多地的“慰安妇”受害者资料,协助发起对日本政府的诉讼。但因受到资金与传播力等因素的影响,外界知道他的人并不多,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他所做工作的现实意义。
因此,假如有更多的像张歆艺和郭柯这样具有一定大众影响力的名人来关注类似的题材,那么才能让类似“慰安妇”这样的历史,那一代人的痛苦,能为更多人所知晓。
此外,《二十二》的成功,不仅反映出广大网友渴望了解这段历史的强烈意愿,同时,也是民间对慰安妇悲惨遭遇的同情,对侵略者至今尚未明确道歉并给予赔偿的一种谴责。
我们注意到,借助网络的传播规律,多元化的营销方式,无疑是此片能成功的不二法门。此片从一开始就“不走寻常路”,采用了网络众筹的方式来筹集经费,并制作影片的衍生产品作为公益售卖。这一方面提前宣传了影片,扩大了影响力;另一方面激发出广大网友的参与热情,不管是众筹也好,购买衍生产品也罢,都让网友有了参与“抢救历史”的参与感和荣誉感,在为影片筹集资金的同时,也赢得了美誉度,从而进一步扩大了影响力。
不管怎么说,《二十二》的票房成功及团队兑现捐款承诺的做法,都提醒了我们,只要方式得当,我们的社会并不缺乏“保护历史”的热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