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片钒每吨突破40万元 攀钢钒钛成弱市“避风港”

原标题:片钒每吨突破40万元 攀钢钒钛成弱市“避风港”

本报记者董鹏成都报道

导读

经过9月下旬的飙涨,片钒已涨破40万元,攀钢钒钛三季度利润规模也将大概率环比上升。

攀钢钒钛(000629.SH)的回归,选择了一个非常好的时间节点。

10月9日,公司因连续3个交易日涨跌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达到了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标准。而自9月中旬以来,攀钢钒钛从2.8元附近最高涨至4.61元,成为弱市行情中少有的避风港之一。

这与钒价的爆发节奏保持了一致。“以最主流的五氧化二钒为例,8月份时的价格在27万元/吨至28万元/吨之间,9月下旬涨势明显提速,至月底时已涨至42万元左右。”百川资讯钒行业分析师许玮婷10月9日介绍称。

另据攀枝花钒钛交易中心数据显示,10月9日,五氧化二钒(片状)的出厂含税承兑价为42万-44万元/吨,同期钒铁FeV50的主流报价则达到45万-48万元/吨。

钒价的上行,增加了攀钢钒钛盈利剧增的预期,进而也为二级市场上行带来了底气。据Wind数据,各家卖方机构所作出的一致性预测结果为,攀钢钒钛全年利润或达28亿元,这意味着下半年公司需实现16.5亿元的利润。

需要指出的是,当前的行业基本面为上述预测结果提供了很好的外部条件,一方面三季度钒产品出现大幅上涨,另一方面在供给无法有效释放的背景下,四季度钒价仍将大概率上行,只是这需要攀钢钒钛10月下旬披露的三季报来逐步验证。

从30万到44万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选择剥离钢材和铁矿石业务,使得攀钢钒钛完美错失了本轮供给侧改革的良机,但留存下来的钒钛业务如今却进入风口。

8月24日,暂停上市的攀钢钒钛回归A股,随后“套牢”近一年半时间的资金开始集中抛售,从复牌首日最高的4.41元一路杀跌至2.8元附近。

转机出现在9月中旬,彼时钒产品开始加速上涨,作为国内当之无愧龙头的攀钢钒钛成为了资金追捧的对象,股价随之走高。

至10月9月时,股价已回升至4.31元。如若剔除次新股,公司更是以47%的涨幅位居沪深两市涨幅榜的第二位,这在弱市环境下实属难得。

之所以资金如此追捧,关键在于钒钛行业不断向好的基本面,以及对上市公司未来业绩增长的预期明显增加。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国内钒价与钢价运行呈现很明显的一致性特征,见底时间均为2015年底,但钒价的涨幅却可以用神奇来形容。

百川资讯提供的数据显示,2015年底时片钒价格在3万元/吨附近,进入2018年后这一价格已经回升至20万元左右,并于今年7月、9月连续创出新高,至今攀西地区片钒最高报价已经达到44万元。

究其原因,仍然在于供求关系。

许玮婷指出,今年7月,钒市场现货供应已经偏紧,市场成交呈现低迷状态,同时贸易环节看到价格稳中有涨,普遍存在惜货待售的心理。进入9月后,市场散货消耗殆尽,但下游钢厂询货采购密集,贸易商捂货不出不断抬价,“高价一出,其他厂商便紧随其后。”

虽然从2016年开始,钒价便已经开始走高,但由于彼时处于重整阶段,公司当年财报仍然处于巨亏阶段。

直至剥离了90亿元的亏损资产,并放弃铁矿石采选业务后,攀钢钒钛2017年经营业绩才顺利转正,当年实现8.6亿元的净利润。

至此,上市公司收入来源已经切换至钒、钛制品上,二者收入占比达到71%,业务集中度要远高于未剥离铁矿石业务前,当钒钛价格上涨时,公司利润率随之大幅提升。

以上半年为例,攀钢钒钛钒产品毛利率较上年同期上升了14.78个百分点,同期以五氧化二钒计算的钒制品产量仅增长了8.12%,拉动利润增长的关键正是利润率的提升。

年化30亿利润待验证

传统周期行业都有一个特点,即产品价格超越盈亏平衡线后,盈利能力会急剧扩大。换言之,片钒卖到40万元和20万元时,攀钢钒钛的利润空间会相差极大。

而如今,经过9月下旬的飙涨,片钒已经涨破40万元,攀钢钒钛三季度利润规模也将大概率环比上升。

正是基于三、四季度利润环比提高的预期,各家卖方机构才对攀钢钒钛作出了2018全年利润近30亿元的业绩预测。

中信建投近期预计,攀钢钒钛2018年营收有望达到147.44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29.95亿元,“资产重组后,公司成为钒的纯正标的,由于钒渣的关联交易定价模式,公司可以充分分享钒价上涨的红利。”

来自多家卖方机构的Wind一致性预测结果稍低,但预计攀钢钒钛2018年归母净利润有望达到27.96亿元。

实现上述盈利预测的可能性极大。百川资讯提供的片钒走势显示,二季度价格尚维持在20万元/吨左右,但是三季度均价可能达到30万元/吨。

更为重要的是,四季度的基本面仍然支持钒价进一步上涨。

“受环保和原料影响,供应端难以出现明显增量。”许玮婷介绍称,受环保影响,很多厂家面临减产、停产,停产最迟的厂家要到2019年4月才能恢复生产。同时,进口钒渣是国内生产钒产品的重要途径,但钒渣进口又受到政策限制。

依赖另一种生产方法“石煤提钒”,所带来的增量也极为有限。

“石煤提钒工艺会产生大量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较大,在国家环保监管日趋严格的环境下,石煤提钒企业生产会受到较大限制。不排除少量石煤提钒企业继续生产,但预计不会大面积复苏。”攀钢钒钛9月底接受机构调研时指出。

反观需求端,却存在不小的增量预期。今年11月1日起,螺纹钢新国标将强制实施。若要满足新标准,钢筋生产过程中需要加大对钒的使用量。

各家卖方及第三方行业研究机构测算的这部分增量,普遍超出了3万吨。反观国内市场占比近半的攀钢钒钛,钒制品年产量亦不过2万吨左右,缺口如何可见一斑。

不过,行业外部条件只是一方面,未来攀钢钒钛能否实现全年28亿元的利润仍然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如出于平滑业绩的考虑进行会计处理等,这都需要未来披露的三季报、年报来逐步验证。

相关阅读:
A股贸易摩擦应对术: 产品“话事”转嫁关税 开拓内需布局海外 两企业债券同爆违约 兑付危机续扰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