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港媒称中国医疗机器人蓬勃发展:缩小与美国技术差距

原标题:港媒称中国医疗机器人蓬勃发展:缩小与美国技术差距

参考消息网10月10日报道 港媒称,北京正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用于发展带来“手术革命”的医疗机器人,但一些内部人士说,与美国的差距短期内不会消除。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医疗机器人市场被外国产品主导。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0月9日报道,对北京的一名43岁患者来说,病痛的缓解似乎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梦想。他的胳膊失去知觉已经14个月了,他去过的每一家医院对他的求诊问题都会给出同样的解答。

外科医生告诉他,他出现大出血、中风甚至瘫痪的风险很高,需要进行精细手术来修复导致这种症状出现的脊柱合并颅骨畸形。

三年前,这名患者遇到了北京积水潭医院著名的脊柱外科医生田伟。他主张在手术中使用机器人。

田教授和他的团队采用了一套名叫“天玑”的系统,对病人的躯干进行3D扫描,绘制了通往患病区的手术通道。机器人还可进行精确钻孔,施加足够的压力固定脊柱和颅骨上的螺丝。

这场手术很成功,也是该医院和北京天智航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这种尖端设备在世界上的首次应用。

报道称,“天玑”系统也是中国力图推广的技术之一。

报道还称,中国希望缩小与西方在高科技实力领域的技术差距,减少在医疗机器人等一系列领域对进口技术的依赖。

报道表示,不过,尽管一些内部人士说中国具备了在医疗机器人领域取得重大进展的能力,但也有一些人警告说,仅靠自己研发医疗机器人仍是遥不可及的。

对田伟来说,机器人“改变了手术的未来”,克服了外科医生在视力和双手稳定性上的局限性,从而给医学带来了革命。

田伟说,对于脊柱损伤病人来说,治疗的首选往往是传统的药物,或者根本不治,但有了机器人,“难度大、风险高的手术就变得更安全了”。

他说:“由于切口非常小,常规手术已经变成了微创手术。”

报道称,截至目前,占据世界第二的中国医疗机器人市场一直由外国产品主导。

报道还称,行业领跑者是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森尼韦尔的直觉外科手术公司制造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该系统最早于2006年在中国首都的解放军总医院使用,此后在全国被用于6万多场手术。

报道指出,该系统是由外科医生通过屏幕来控制的,可以微创方式进行复杂的手术。

报道还指出,为了打破外国在这一领域的垄断,北京向初创企业投入了大量资金,希望将中国打造成一个世界机器人强国。

报道称,但在技术方面,差距仍然是巨大的。

天玑系统是政府希望有助于缩小这一差距的设备之一。它最初是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一部分,2016年获得了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医疗设备许可证。

报道指出,该系统已销售给41家医院,在全国各地的4000多场手术中得到应用。它还可以用于全身手术,包括四肢、骨盆骨折以及脊柱全节段手术,而外国的竞争对手只能针对身体的某些部位。

然而,据该系统的制造商称,天玑的一些核心部件是在海外制造的,无法靠国内同类设备替代,至少在短期内如此。

该制造商董事会秘书邢玉柱说,外国供应商有时是零部件的唯一来源。

邢玉柱说:“国产品牌可以用于二维成像,但对于三维成像我们必须使用外国品牌。”

报道称,中国政府正在努力解决这个问题,鼓励医院与整形外科机器人制造商合作。

但是,江苏一家科技公司董事长胡捷告诫人们不要对中国在机器人研发领域很快将取得成功的前景过于自信。

他说:“我们有优惠的政府政策。我们不缺少投资,市场也很庞大。但是,认为中国能在医疗机器人领域领先的看法过于乐观。中国在制造核心零部件方面与外国存在差距。我们正试图迎头赶上,但这并不容易。”

而沈阳一家科技公司的事业部总经理李学伟(音)对中国能够生产高质量医疗机器人则更乐观一些。该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工业机器人制造商,采用公司自己生产的零件设计并制造了一个进行微波肿瘤手术的机器人。

李学伟说:“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当然,中国的制造能力不会在一天内赶上,但差距正在缩小。看看国内自动化行业10年来的发展就知道了。”

他说:“我相信,在5到6年之内,国内产品在技术上就可以媲美达芬奇了。”(编译/涂颀)

相关阅读:
巴拉圭高官涉嫌性骚扰台湾女翻译 台当局粉饰太平遭“打脸” 再关低效店 特步补课运动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