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铿锵六十载 传女也传外

原标题:铿锵六十载 传女也传外

何汉沛在敲打大班鼓。

大洋网讯 位于佛山市南海区的叠滘茶基村,素来以历史悠久闻名,除了拥有颇负盛名的叠滘龙舟队外,这条村还诞生了一个国家级非物质遗产文化--佛山十番。

何汉沛正是佛山十番唯一认定的国家级传承人,他投身佛山十番已经接近六十年。为了让佛山十番跻身非遗序列,他和团队不遗余力,不仅公开曲谱,更打破祖辈规矩开放培训,目的就是为了让佛山十番能够一代又一代传承下去。近日,本报全媒体记者走访了茶基村,听沛叔聊他与佛山十番的故事。

非遗小档案

佛山十番,又称茶基十番。是由多种乐器组成的民间锣鼓敲击乐种,常用的有飞钹、大班鼓、大钹、大锣、二锣、翘心锣、高边锣、沙鼓、云鼓,响锣这十种乐器。现活跃于佛山市南海叠滘茶基村。据历史记载,佛山十番已有300多年历史。作为喜庆锣鼓乐,佛山十番常在佛山秋色、北帝诞、春节、五月节等传统节日场合中亮相。

十番是儿时唯一玩具

出生于1947年的何汉沛(沛叔)是三代单传,自幼跟随父亲学习佛山十番,至今已有近60年。何汉沛成长的年代物质匮乏,对他而言,儿时唯一的乐趣就是放学后和村里的孩子们学习敲打十番乐器。

那时每到傍晚,何汉沛的父辈们便会在祠堂前的空地上搬出十番乐器,边敲边拉家常。“那时也没有什么娱乐方式,十番是我接触到的唯一玩具,和我的老拍档们一块玩,就一路玩到了如今。”

以前逢年过节,村里的长辈便会提前一个月练习节日要表演的曲谱。大家朝夕相处,乐在其中,只为奏出最动听的作品。五十多年过去,包括何汉沛父亲在内的十番老艺人们先后离世,大多数学习十番的伙伴们也离开村子去城里闯荡。

而何汉沛在成年后,便全心投入了茶基村的建设事业,现在除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的重要身份外,平日的他还是农村经营社的社长,负责打理三条村里的大小事务。“我们村里的协作会这栋楼是在1984年建起的。一楼用作我们的办公室,二楼则是摆放佛山十番的乐器和纪念物品。”

每年佛山市政府都会举行一系列文化活动,如佛山秋色、北帝诞吕祖出游等,市政府每次都会提前邀请沛叔和他的团队去现场演奏佛山十番。“以前都是祖辈们去表演的,后来就是我和我的表兄弟们去巡演。现在我们都老啦,都是培养学徒去登台。”

开启非遗申请之路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何汉沛和父辈们已经将十番乐器搞得有声有色,在本市内小有名气。但由于当时的宣传力度有限,十番团队也从未出外表演过,茶基十番的名气一直未能传出佛山,遑论走出广东了。

后来,一位音乐老师在某刊物上发表了关于茶基村十番文化的介绍文章后,竟为这座古村吸引到了一批来自北京高校的音乐老师到佛山来调研。“那几位老师知道佛山有十番,但不知道具体在哪里,后来通过询问相关部门才找到我们村。”

在有关部门的“牵线”下,沛叔作为代表,临时和几位老师会面,实地向他们介绍了十番。“那时候其他地区的十番其实还没有正名,毕竟那会儿也不像现在一样有各种渠道去宣传自己的文化。大家也都不了解,但那些老师说十番就只在我们这有,劝我想办法好好保护下来。”

在他们的建议下,何汉沛开始逐级为佛山十番申请非遗证明,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步步申请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在2008年的时候已经被认定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过我是到今年才被认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人。”

在“凑合”中寻求创新

何汉沛对乐器的要求很高,上一批乐器已经用了三十多年。他和团队为了制作新乐器经常四处奔走寻觅,但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原材料。

何汉沛在现场展示了佛山十番的乐器和制作工具,其中有不少乐器已经被敲破,不能继续使用,但他却不舍得扔掉,坚持把它们收藏在二楼的陈列室里。“这些即便不能用也可以放着收藏。现在根本找不到和几十年前一样的材质去打造新的乐器了,相比之下,现在制造出来的乐器音质太差。”

沛叔说罢便拿出两面翘心锣,向记者分别敲打作演示。只听到祖传的翘心锣发出的声音干净响亮,过了许久仍余音绕梁;反观新制的翘心锣,虽然声音同样响亮,却少了那么几分质感。“祖传的翘心锣声音的层次是很分明的,音质很好。但是现在新制作的敲出来的声音不行,始终代替不了旧乐器。不过既然找不到一模一样的材料了,只能凑合用。”沛叔感慨道。

随着老一辈听众渐渐远去,要迎合新的听众,曲谱的创新就成了摆在何汉沛眼前的问题。现存的十番乐曲仅有几首,何汉沛也曾经尝试过对乐谱进行创新,如融入当下的流行和弦,但发现效果并不理想。

“如果对曲谱进行创新,就脱离了以前祖辈们留下的感觉,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觉得十番乐曲还是要保留传统文化的味道。所以之后没有对曲谱内容进行过创新。”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何汉沛仍然另辟蹊径作出创新,曲谱的创新效果不好,他便尝试在舞台表演队形和演奏方式上进行创新。“我们不能脱离时代,也会参考当下一些比较流行的编舞形式,对我们的表演队形进行创新。”

如今的表演会根据节日特色编排不同的队形,专门编排乐手的表演动作,丰富佛山十番的舞台效果。

为传承打破规矩

乐器不灵光,曲谱创新难,这些在佛山十番的传承过程中都还只是小问题。真正让何汉沛头痛的是,传承文化的主体严重缺失,如何让佛山十番可以继续流传下去,人才是首要问题。

在被列为非物质遗产前,佛山十番是通过老艺人“壮声念谱法”这种口授方式言传身教,并没有固定的乐谱,也不会大范围对外传播。但为了把乐谱继续流传下去,让更多感兴趣的年轻人可以直观地学习,沛叔和团队专门把乐谱用拟声词的形式谱写下来。“我们用‘茶’、‘撑’、‘蹭’这类词来区分不同的乐器,以前我们的乐谱是不能对外公开的,但是为了保护佛山十番文化,我们决定公开乐谱。”沛叔说。

除此之外,佛山十番素来更有“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老规矩。但当传承面临断层时,沛叔和团队不得不重新审视这条老祖宗留下的规矩。沛叔在和团队商量之后,决定将此规矩作废,让外村人和女性都加入学习佛山十番的队伍中,扩大佛山十番的传承范围。“以前我们只愿意招收本村的男学徒,现在男女老少都可以参加。”

如今,佛山十番的学徒队伍中有一支独具特色的“大妈”队,队中的成员都是由附近村镇的退休女性组成的,至今她们已在三届的佛山秋色中登场亮相。除了发展女性队伍,小学二到六年级的学生仍然是佛山十番学徒的主要招收对象。在当地政府的协助下,佛山十番的培训班已经进驻到部分学校的课外兴趣学堂。“学校开学后,每周一到周五都有开班。我们是不收费的,还是很大部分的学生在升初中之后就没空学习了。不过也有一些人毕业以后还继续回来学习,我们很欣慰。”沛叔说道。

尽管陆续都有新面孔报名参加培训,但是坚持下去的学徒仍不到三十个。谈及此现象,何汉沛无奈地笑了笑:“这是没办法的,但有人学总比没人学好,我们公开乐谱和公开招生,就是为了一代又一代人能够传承下去。但是我们又怕以后没有人学,所以我们已经提前把乐谱写出来,把照片和影像资料保存好,希望后来人愿意接力传下去。”

文/广报全媒体记者罗嘉妮 蔡凌跃

图/广报全媒体记者苏韵桦 陈忧子

相关阅读:
三部委发文明确户用光伏和“630”电价政策 深圳“打虎” 李华楠成又一个被纪委“秒杀”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