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青海长江源村:团结奋进谱写幸福生活新篇章
新华社西宁10月8日电题:青海长江源村:团结奋进谱写幸福生活新篇章
新华社记者赵雅芳
闹布桑周很享受如今忙碌的生活。除了经营自家小饭馆、照顾一家老小,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长江源村的村委会委员、草原管护员,他还要为村里的事务奔忙,替村民排忧解难,巡查草原、捡拾垃圾……
“现在虽然不像在山上放牧时那样自由自在,却另有一番充实感和获得感。”闹布桑周说。
44岁的闹布桑周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长江源村的村民。2004年11月,为响应国家三江源生态保护政策,包括闹布桑周一家在内的128户牧民放下牧鞭,离开世代生活的长江源头,搬到了位于格尔木市郊的新家园——长江源村。从山上到山下、从牧民到村民,他们住进宽敞干净、通水通电的新房,在长江源村开始了新生活。
然而,牧民群众世代以放牧为生,离开草原、来到城镇,缺乏知识、技能,如何才能既安居又乐业?
为了让牧民群众“搬得下、留得住、能致富”,格尔木市先后举办了手工编织、烹饪、汽车驾驶及修理、美容美发等多个技能培训班,鼓励牧民在掌握技能后打工、创业。同时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各民族间的交融交往、学习交流。
“向汉族同胞学建筑装修、向回族同胞学牛羊育肥、向蒙古族同胞学管理经验……”唐古拉山镇党委书记赵守元说,各民族形成了互帮互学的氛围,调动了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大家积极参与到村镇和城市的建设发展中。
“在培训班上我学会了开车,跑运输给我带来了很好的收入。”闹布才仁过去只懂放牧,没有其他技能。在培训中学会驾驶后,他在建筑工地干起了运输,每个月收入3万多元。几年下来有了积蓄,闹布才仁成立了一家小型商贸公司,经营日用百货、贩卖牛羊,不仅改善了家庭条件,也带动了更多村民走出家门学习技能。
像闹布才仁一样靠技能致富的村民还有很多。长江源村驻村第一书记秦大云介绍,长江源村有近百人在技能培训中受益,从事运输、商贸、餐饮、手工艺品制作等行业。2017年,全村人均收入超过2.2万元,是搬迁之前收入的10倍之多。
59岁的申格和老伴子布坐在摇椅上闭目养神。客厅的炉火烧得很旺,一壶奶茶正在炉子上翻滚着,浓浓的奶香味在热气中氤氲,房间里暖意融融。
搬迁之前,申格像所有牧民一样,赶着上百头牛羊,在“冬窝子”和“夏窝子”之间来回转场,靠卖羊毛、牛绒维持生计。
现在,申格和老伴住在一个300平方米的独门院落里,62平方米的房间里水、电、天然气、厨房、厕所一应俱全,家用电器配备齐全。最让两位老人安心的是,“看病方便,医护贴心”。
高原上几十年的游牧生活让子布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和心脏病,过去在山上就医不便,这病只能一拖再拖。搬来格尔木市后,镇政府主动联系医院,帮助子布住院治疗。医院看到申格一人年纪大了,照顾老伴力不从心,专门安排医护人员轮班看护,不但负责子布的治疗,连饮食起居也一并照料。
“我们非常感恩,一定会永远记得这份恩情。”申格说,“现在的日子好得不能再好了,别说人的生活好了,连牛羊的生活也好了,不用驮着重物跋山涉水,只是悠闲地吃草。”
“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如今的长江源村,红旗飘扬,笑语欢声,各族群众心怀感恩、互帮互助,用勤劳的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秦大云说,长江源村就像一个和谐的大家庭,各民族紧密团结在一起,共同奋斗,一同进步,像藏族群众捏糌粑一样,紧紧地捏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