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是潘玮珀的情商比吴亦凡要高,还是台湾艺人看起来更像普通人?

原标题:是潘玮珀的情商比吴亦凡要高,还是台湾艺人看起来更像普通人?

摘要:对于台湾人来说,这其实都是很自然、很常见的表现,和艺人身份没有什么相关。

最近,台湾艺人情商问题引起讨论。大陆学生海山借两岸艺人在《中国新说唱》节目中的表现,提出了一个有意思的细节对比:

“潘玮柏从后台走上前来,面对观众的时候,把原本高高架在鼻梁上的墨镜自觉摘掉。这衬托得前面走出来戴着眼镜耍帅的吴亦凡没有礼貌。同样是来自台湾的歌手周汤豪,在表演结束后,制作人对其进行点评时,立刻将墨镜摘下以示尊重。”

对此,作者总结到:“我们总是可以从一些细节中感知台湾艺人的专业和职业素养,也就是白话里的情商高。”

不过,笔者在台湾学习生活多年,内心的想法是:对于台湾人来说,这其实都是很自然、很常见的表现,和艺人身份没有什么相关。

“情商”这个词有点抽象,不同的人也有不同诠释。简单一点的话,或许可以说台湾人在接触和相处中给人感觉比较舒服亲切。过去不少大陆朋友会有台湾人“温良恭俭让”的感慨,亦不外乎此理。

社会环境影响“情商”

当然,我们在对比台湾和大陆的社会现象时,没有必要也不应该陷入二元对立的简单逻辑。客观来说,台湾人和大陆人都是有喜怒哀乐的“常人”,情商、素质的高低因人而异。不过,一个人的社交表现确实会受到所处社会的整体环境所影响。

其实,让大陆朋友惊喜的“台湾人的人情味”并没有那么神秘,不过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常态。在两岸“硬实力”逆转的今天,我们很容易忽略一个事实,即台湾早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就经历了经济荣景,以“亚洲四小龙”的姿态跻身世界发达经济体行列。更难得的是,在当时的经济腾飞之下,台湾的贫富差距并未显著扩大,这张“均富”成绩单至今仍为经济学界称道。虽然如今台湾经济发展速度放缓,成长趋势不如大陆,但先前的“老本”不是白打的,“黄金期”积累的经济和社会资本,仍是维持目前台湾社会运转的重要地基。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当大部分人生活富足后,自然没必要刻意跟谁过不去,于是陌生人间笑脸相迎了,社会的戾气也就消减不少。不少大陆朋友回来后,最常提及的是台湾人人挂在嘴边的“谢谢”和“不会”,街头问路时陌生人的热情指引,以及地铁、公交车乃至排队买奶茶时的有序,这些细节恰恰能打动人的柔软之处。

“不思进取”下的温情一面

此外,台湾社会整体的“节奏感”也值得一提。由于台湾老百姓广泛地分享了先前经济起飞创造的财富,使得台湾社会相对平等,整体竞争压力明显小于大陆。

就拿大学校园来说,提起“陆生如狼”,在台湾读书的大陆学生多半不会陌生,连大陆学生读书用功都能在台湾接连掀起舆论浪潮,可见台湾社会有多么“佛系”了。的确,得益于社会经济的“早熟”,“四小龙”时代及之后出生的台湾人普遍在优渥的家庭条件下成长,经济的蓬勃也提供丰富的公共资源和就业机会,他们并不需要从小“赢在起跑线”,也很难体会什么叫“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因而,台湾学校教育相对灵活,社团活动火热,年轻人也能早早发展课余兴趣,多元的人生选择受到尊重。

也是因此,台湾同学完全很难想象在大陆高校中,同学间有可能会为了奖学金而明争暗斗。相比之下,台湾同学们都很“开得起玩笑”,大家对于彼此的“特殊技能”也津津乐道,单“以成绩论英雄”反倒不近人情。

不难想象,快节奏、竞争激烈的社会氛围不免给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带来无形的压力。很多时候当我们都自顾不暇时,很难有心情顾及别人的感受了。而台湾慢步调的社会虽常常被指“不思进取”,却自有温情的一面。

“职业有分工,身份无贵贱”

在前文提到的文章里,陆生作者有这样一段话:“台湾的艺人在成为艺人前,牢记自己是一个普通的台湾市民,但大陆许多明星成名后,却忘记了自己首先是一个普通人,所以才常常出现大陆艺人耍大牌、不礼貌、摆架子、没水准的八卦新闻。”

这么说不免绝对些,其实并不全是台湾或大陆艺人的问题。与其说台湾艺人比大陆艺人更能牢记自己首先是个“普通人”,不如说在相对富足的生活环境和多元价值观之下,台湾社会希望一夜暴富、一夕成名的观念远不如大陆,也较少以功利心态看待他人,更能包容和尊重不同职业和社会地位的人群。

事实上,从周杰伦、蔡依林到陈绮贞、郭采洁、张钧甯等等台湾艺人,不少都是在中学大学校园中成长起来,而非经由专业的艺术类院校训练,他们的人格特质也更接近“普通人”。相应的,台湾民众对“明星”也能以平常心对待。笔者在台期间曾在篮球场偶遇吴克群、周杰伦,他们和大家一起打比赛,没有什么架子,而台湾年轻人也没有那种见了偶像的激动。

其实,台湾社会很少用“明星”这样缺少“人间气息”的词汇。而更多是根据职业分工,用歌手、演员这样中性、客观的表达。毕竟明星也是人,而“职业有分工,身份无贵贱”也算是台湾社会的一种共识。处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之下,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相处自然和气,“高情商”的门槛也就低了。

所以总的来说,两岸的发展阶段有所不同,仍在快速成长的大陆和社会基本稳定的台湾当然处于不同的节奏,呈现不同的社会现象,大可以平常心视之。目前在大陆一些发展较好的城市,社会秩序和公民素质的进步也是看得到的。不妨就让台湾人在“情商”问题上“先走一步”吧,随着大陆整体社会的不断进步,我们也自会看到越来越多“情商高”的大陆人。

栏目主编:洪俊杰文字编辑:洪俊杰题图来源:视觉中国图片编辑:朱瓅

制造业PMI已经连续 26个月高于“荣枯线” 刘新云深入基层检查督导国庆安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