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美“神盾局”为何黑科技多?未来中国要与其掰手腕

原标题:军情锐评 | 美国“神盾局”为何黑科技多?未来中国要与其掰手腕

编者按

协调各个部门以及各种机构,挖掘关键技术以及管理人才,并有远见地将全社会的智力资源集中起来研究颠覆性技术,中国的军民融合之路“羽翼渐丰”,也必将在创造未来的竞争中发挥更为深远的影响。

半导体、互联网、全球定位系统以及隐形战机,这些人类历史上划时代的产品均能追溯到一个“源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项目局(DARPA)。DARPA因其数不胜数的“黑科技”和“黑理念”被网友戏称为现实版的“神盾局”,其成功模式也引起全球大国的争相效仿。

▲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项目局(DARPA)▲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项目局(DARPA)

2012年,俄罗斯宣布建立类似DARPA的机构。2013年,日本开始规划自己的DARPA。而欧盟也在英国决定脱欧后制定相关战略,以协调国防研发工作并设立欧洲版DARPA。而美国《外交学者》评论认为,中国在2018年成立的中央军委军事科学研究指导委员会也仿效了DARPA的模式。

DARPA模式的一个主要成功之处在于,它能促进军民融合,将军用和民用机构结合起来,从而孵化出突破性技术。

DARPA举办各类竞赛,大力推动全社会参与热门领域的技术创新。其中较知名的有无人车挑战赛(Grand Challenge以及Urban Challenge)、网络挑战赛(Cyber Grand Challenge)以及机器人挑战赛(DARPA Robotics Challenge)等。

▲资料图片:2015年的机器人挑战赛参赛机器人之一(盖帝图像)▲资料图片:2015年的机器人挑战赛参赛机器人之一(盖帝图像)

例如最早的无人车挑战赛,DARPA提供资金支持,协调大学研究机构、车企、传感器供应商和半导体供应商合作来试验各类无人汽车方案,并协调他们来参加比赛。另外这些挑战赛因赛事奖金丰厚,知名度较高,以及有可能获得科技巨头甚至美军扶持的前景而受到追捧。

科技产品研发往往具有较高的系统性风险,存在着从技术研发到产品推广之间的鸿沟,DARPA在这时就承担了桥梁的作用。例如在2005年的无人车挑战赛中夺冠的斯坦福大学车队,不仅获得200万美元的冠军奖金,其核心技术团队在赛后被谷歌高薪挖走,也成就了如今的谷歌无人汽车。DARPA搭了一个舞台,帮助资本与新技术结合,大大缩短了新技术产品化的过程。

当然并不是所有技术立时就有广阔的应用前景。DARPA也会资助一些外界不看好的技术,等技术培育成熟后,DARPA再把成熟技术转移给相关军种,由这些军种与军工巨头通过招标方式签订合同,进行原型机改进设计、试制生产,然后提供给军方使用,最终也可能转为民用。

▲DARPA无人车挑战赛的部分参赛无人车。▲DARPA无人车挑战赛的部分参赛无人车。

一些有着长远应用潜力的技术,通过军方采买培育先期市场,在大企业判定这些新技术产品风险可控而且有利可图时必然会跟进,投入更多资源加速将这些技术转化为成熟的产品。当然这些参赛的产品也为美军的装备技术发展打开了思路,美军中一些成熟的无人车辆、作战机器人以网络战工具都能在DARPA早前的赛场上找到“原型”。

长久以来,中国反复强调必须推进军民融合以发展颠覆性的未来技术,尤其是近些年,大幅提高了对军民联合研究项目的投入。而在通过举办各类主题竞赛,以推动大学、科研院所、民营企业以及国企等在一些热门领域技术创新上,中国起步也很早,而且正面效果也正逐渐显现。

9月12日,由陆军装备部主办、陆军研究院承办的“跨越险阻2018”第3届陆上无人系统挑战赛正式开幕。为促进军民深度融合,该项赛事不设门槛、向全社会开放,本次比赛就有多达61家牵头单位、136支车队参赛,基本覆盖了国内从事陆上无人装备科研的顶尖团队。至少在地面无人装备领域,该赛事接近做到“集全国之智力”。

▲“跨越险阻-2018”参赛的各型陆上无人系统。▲“跨越险阻-2018”参赛的各型陆上无人系统。

另外与前2届挑战赛相比,“跨越险阻2018”更加强化军事需求导向,设置了具有典型作战任务背景的课目以推动和促进陆上无人装备的实战化运用。其实就地面无人装备而言,从军用到民用是一个技术“向下”的过程,如果能胜任作战环境中的各种任务,那么在民用上很多时候只需要在技术上“做减法”即可,竞赛上的出色发挥和军方认可对于未来转型挑战民用市场将是一个难得的“大广告”。

▲“跨越险阻2016”地面无人系统挑战赛部分参赛装备。▲“跨越险阻2016”地面无人系统挑战赛部分参赛装备。

“跨越险阻2018”竞赛领域也由此前单纯地面装备拓展至陆上(含涉水、山地)装备,并新增空中无人装备,突出展示和考验参赛各队的技术自主可控能力。从单个无人装备的性能考核到无人装备体系作战的应用探索,挑战赛更加注重探索在现代战争中无人装备运用方式。

▲“跨越险阻-2018”参赛车辆整装待发。新华社记者张永进 摄▲“跨越险阻-2018”参赛车辆整装待发。新华社记者张永进 摄

另外挑战赛的主要特点之一是,遴选出优胜研发团队和成熟产品技术向装备研制聚焦,促进预研成果向装备型号转化,这136支车队都有机会获得军方的支持甚至是订单。可以说3届挑战赛不仅试验了多种创新思路的应用效果,促进这些无人装备研制单位互相交流学习,另外也开启了广泛调动社会创新资源投身无人装备建设的良好局面。

▲参赛车辆通过出发线。新华社记者张永进 摄▲参赛车辆通过出发线。新华社记者张永进 摄

DARPA国防科学办公室前主任杰伊·施尼策尔曾说,DARPA的职责是创造未来,而非理解或预测未来。中国对未来也抱有同样的雄心。协调各个部门以及各种机构,挖掘关键技术以及管理人才,并有远见地将全社会的智力资源集中起来研究颠覆性技术,中国的军民融合之路“羽翼渐丰”,也必将在创造未来的竞争中发挥更为深远的影响。

相关阅读:
这么烂还打假新闻 台媒体人:非推翻蔡当局不可 秋分“撞”中秋北京蓝天霸屏 阵风将达6到7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