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为强国强军梦他们隐姓埋名几十年 终成惊天动地事

原标题:隐姓埋名的人 做惊天动地的事

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西南大山里,中国“堆”谷,“水电研究所”是这一直对外的称号,第一代核潜艇动力的秘密研发基地。

今年92岁的张耀良是第一代核潜艇动力的建设者。1969年基地开始建设,他就过来了,他是车工,但是他什么都可以干,钳工、车工、铣工都能干。

从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中国聚集了20多个省市的两千多个科研单位、工厂,开始建造自己的第一艘核潜艇。

如果说核潜艇是一个国家的定海神针,那么核动力装置就是这根神针的心脏。

在那个个人服从集体的年代,像张耀良一样的建设者,在这荒无人烟的大山深处开始安营扎寨。

那时的他们风华正茂,其中很多人告别妻儿,只身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深山,甚至不知道自己将要执行的绝密任务是什么。但他们唯一可以确认的是,他们即将开创的事业与国家前途紧密相连,与民族命运息息相关。

周益年,从事核潜艇动力研究一辈子,他至今都记得当年来基地的情景:“一声令下,整个单位坐闷罐车,一直拉到山沟,就分配到909基地,然后我是九月份来的,我爱人是11月,然后又把两个孩子也都带过来了,户口也迁过来了。”

“整个研究所就调到四川,到这个山沟,当时我们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听组织的,服从分配。而且我们认为,当时这个项目是我们国家需要的项目,中国没有核潜艇,这是一个杀手锏,当时我们也还是有这样一个概念,是应该干下去。那个落差相当大。在北京,我们有房子、有工作、有小孩、有人给看,到四川,在那山沟里,孩子就得我们两个人管,看病上医务室,当时来还是比较艰苦的。没想回去,就是要搞这个工程,搞这个项目,一心一意要把这个干好,要干出来,根本就没有这些私心杂念。 ”

杨岐曾经是中核集团核动力院的院长,他说当时能被选中为核潜艇工作是光荣的,所以都带着一种光荣感和使命感而来。一个信念,做惊天动地的事,做隐姓埋名的人。

然而这个人类工业制造领域最尖端的制造技术,对于当时的中国人来说是一张白纸。

张建国:“1970年建成的,从那边的半圆弧到这边的半圆弧,堆舱就坐落在这个位置,在运行的时候全部是充满水的,全部是我们国家自己研制的,外国又封锁,什么资料都没有。”

在核潜艇下水前先建一个环境条件一模一样的陆上反应堆进行模拟实验,解决核潜艇上的所有设备、仪表、系统管路、电缆的合理布置和精确定位问题。当年,陆上模式堆是否能建成并稳定运行,直接决定了核潜艇能否建造出来。

吴继胜回忆说,那时候夜夜苦战,晚上12点吃夜餐,都是食堂送来的,就是一人一个馒头,一点咸菜。

1974年8月1日,第一艘核潜艇 “长征一号”,正式编入海军战斗序列。中国成为了当时全球5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之一。这就是从大山深处到东海之滨,共和国建设者对国忠诚,为国奉献,挺直民族脊梁践行出的一份誓言。

试飞前写遗书的总设计师

陕西汉中,中国预警机的生产基地。 50多年前,一万多名来自沈阳、南昌、成都和西安的建设者来到汉中,要在秦岭深处建一个大型飞机厂,代号182。运-8就是在这里实现了批量生产。

历经三代人的不懈努力,今天,预警机又在这里成功量产,不断填补着中国航空的空白。

欧阳绍修,空警200和空警500的总设计师,62岁的他不但没退休,还在做新特种飞机的改型。

制空较量,预警先行,中国立志于预警机的研发工作,已经长达50年之久,当时世界上只有美国、俄罗斯、以色列和瑞典四个国家掌握预警机的技术。

航空工业集团陕飞欧阳绍修:“应该这么说,空警200是我们的‘争气机’,因为我们国家当时要研制这个武器装备的时候,前面受到了种种因素,国外的限制,我们要自己搞预警机。”

改型一次就要试飞验证一次,每一次试飞,欧阳绍修作为总工程师都要亲自上飞机。

航空工业集团陕飞 欧阳绍修:“我以前试飞,上飞机之前,有的时候不能告诉夫人,怕她担心,还给夫人写遗书呢,万一逝世了,那个时候不是有保险吗,我们记得那个时候是二十万,遗书写了好几次。”

历经了破釜沉舟之后的绝处逢生,一年十个月,空警200就实现了首飞,而且又在空警200的基础上改型成功了空警500。

今天,又一架新的空警500即将进行交付前的最后一次试飞。

空警500,中国自主研发的中远程预警飞机,拥有整套远程警戎雷达系统,就像一个能分析情报、判断信息,发出指令的“大脑”,被称为现代战争中的“空中指挥部”。

起步、滑行、腾空、一飞冲天,轻盈的身姿划过天际,它的背后是中国航空人满腔的热血和无悔的付出。

当中国以一个世界工业大国的姿态矗立东方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忘记那些曾经坚守几十年如一日,在大山里坚守的共和国工业建设者。

写给大山深处的情书

在中国西南的一片大山里,隐匿着一个中国航天重要的型号研制基地,曾经的代号是062。

今天,这里的人依旧默默无闻地坚守在远离闹市的大山中,用自己的行动报效着祖国。

王洪,3岁的时候跟随父母从北京来到这里。山沟里40年光阴,童年、少年、青年,直至已到中年。

王洪:因为在山沟里长大,可能有情结了,还是选择进厂。为了共同的事业,都坚守在这里,很多人跟我一样,一呆就是几十年。

当年,王洪的父辈们告别城市扎根深山,在这片贫瘠荒凉的崇山峻岭间,建起了中国航天重要型号骨干企业——长征机械厂,完成了国家交付的一个又一个的重要型号。

王洪的妻子原来也在长征机械厂里工作,后来搬去了成都。他们夫妻俩已经有大半年没有见面了。

王洪妻子鲍建茹:“成都有一个家,沟里依然有一个家,他在哪里,家就在哪里。”

不只是王洪,现在厂里80%的职工都是两地分居。这里没有车水马龙,没有灯红酒绿,这里的星星很亮。今天,依旧还留在这里的每个人,对于誓言这个词的践行是很多人无法理解的。

谁都向往城市,谁心里都明白,留守大山就意味着和家人分居两地,无法对家庭尽责、对子女教育、对父母尽孝。但在他们眼里,这是航天强国的一块阵地,守住了这里,也就意味着守住了这个国家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尊严。

大山深处,如何能从无到有,一路走到今天,我想正是因为一代又一代人的坚守吧!

相聚总是短暂的,妻子临走的时候,给王洪留了饭菜,还有一封信:

“亲爱的老公,快二十年了,我们已经记不清有过多少次这样的时刻了。每次短暂的相聚,久违的烟火气让我们回朔到以前。我知道,父亲、丈夫、儿子,种种角色的缺失让你对家庭充满愧疚,我们约定等退休了,要回到沟里,陪着连绵无尽的山脊、森林一起慢慢变老,保重身体,勿念,妻 建茹。”

——以上三则故事摘自纪录片《大山里的共和国建设者》。

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即将于2018年10月2日至10月10日20:00—20:30分,推出纪录片《大山里的共和国建设者》,谨以此片献给那些在共和国成长历史中做出过卓越贡献的人们。

60多年来,为了强国强军梦,为了挺直中国人的脊梁,他们坚守在大山里,坚守在国防工业的第一线,做惊天动地的事,做隐姓埋名的人。

它记录的是中国独有的发展道路;

它揭示的是中国发展的真正实力和底气;

它纪念的是那一代人的岁月芳华;

它呼唤的是勇气,是责任,是担当,是永不过时的奋斗精神,是为了国家敢于牺牲的奉献精神,尤其在今天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更具有现实意义。

为隐姓埋名做惊天动地事的人,

点赞!致敬!

责任编辑:张迪

相关阅读:
滴滴向上海检查组提交整改报告:已封禁4.3万人员 内蒙古科左中旗宣传部长韩白乙拉酒驾肇事致3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