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生态环境部:有地方为侵占自然保护区“开绿灯”

原标题:生态环境部:有地方为侵占自然保护区“开绿灯”

新京报讯 (记者邓琦)生态环境部昨日发布的全国生态状况变化遥感调查评估显示,近五年,受到工矿建设、资源开发、城镇和农田扩张等影响,全国生态环境依然脆弱,生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保护与发展矛盾依然突出。

局部区域生态退化等问题严重

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崔书红介绍,全国生态状况变化(2010-2015年)调查评估是生态环境部与中国科学院联合开展的一项重大生态国情调查评估工作。

调查评估得出主要结论为,近五年,全国生态系统格局整体稳定,但受到工矿建设、资源开发、城镇和农田扩张等影响,生态空间被大量挤占、自然岸线和滨海湿地持续减少,局部区域生态退化等问题严重。全国生态环境依然脆弱,生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保护与发展矛盾依然突出。

重点区域将不定期开展调查评估

其提出加强自然生态保护修复与监管的对策建议。包括加快推动由单纯扩大生态空间面积数量向扩大生态空间面积与提升质量功能并重转变;加快推动由单要素生态建设向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性保护和修复转变;加快推动由单一行政管制向土地、财税、金融及法律综合调控转变。

下一步将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相衔接,全国范围内每五年开展一次生态状况调查评估;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地每半年或一年开展一次;重点区域将不定期开展调查评估。

有地方政府对自然保护区重视不够

此外,“绿盾2018”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关停取缔违法企业1800多家。

对自然保护区违规开发建设问题频发的原因,崔书红表示,最主要的原因是一些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认识不深入,重视程度不够。还有的地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守法意识淡薄,知法违法,依然为侵占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建设活动“开绿灯”;有的缺乏担当,不敢较真碰硬,甚至在整改过程中,弄虚作假、敷衍整改、表面整改。

崔书红说,生态环境部将督促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层层压实责任。要依法依纪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并责成造成生态破坏的相关责任主体开展生态修复。相关情况会适时向社会公开。

■ 追访

京津冀水资源短缺制约区域生态安全

据介绍,在京津冀地区,存在着水资源量短缺严重制约区域生态安全,河流断流和湿地萎缩依旧突出的问题。调查评估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9。自2000年以来,除个别年份(2012年)因水资源总量较为丰沛外,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均超过100%,远超国际通用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安全界限。全年存在断流现象的河流比例约为70%。永定河、潮白河等主要河渠存在全年断流现象。

京津冀1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汛期均有干涸河道分布,保定、张家口等地干涸河道长度均超过300公里。白洋淀、七里海等湿地萎缩,长期依靠生态补水维持。

责任编辑:刘光博

相关阅读:
十一黄金周长假早知道:哪些高速易堵车 天气咋样 乌鲁木齐市绿园工程66万余株乔木陆续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