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出乎意料 在这一领域美国与中国的差距是109倍

原标题:在这一领域,美国与中国的差距是109倍

出乎意料。

音乐无国界,但音乐市场和音乐人一定有区别。

中信证券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预测,2017年至2022年中国数字音乐整体市场规模由47.5亿元增长至180.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0.6%。

这个增速及规模,放在世界都不可小觑。但一旦平均下来,就是另一回事了。

中国人民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的《音乐人生存现状与版权认知状况调查研究报告》(以下称,音乐人报告)指出,美国人人均音乐消费水平16.41美元,而中国仅为0.15美元,美国的人均音乐消费是中国的109倍。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

是中国人不爱听音乐吗?显然不是。中信证券报告称,2017年中国数字音乐用户已经达到了5.5亿人,比美国的人口还多。而且,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已经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开车、吃饭甚至休息都需要播放音乐。

是中国没有好的音乐人和作品吗?好像也不全然是。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副教授张丰艳就表示,在无序的音乐市场秩序面前,互联网的人口和技术优势,显得无力且单薄,随之而来的是人才流失、内容陈旧、用户在平台恶性竞争中养成的“不付费”劣习,令产业发展丧失了造血能力。

音乐人报告截图

音乐人报告截图

音乐人报告对406位音乐人进行问卷调查发现,虽然近几年音乐市场秩序明显好转,音乐人收入普遍上升,但仍有8.7%的音乐人收入低于北京最低工资(2120元),音乐人兼职率高达70%。言外之意,他们很难仅靠音乐来养活自己。

音乐人报告截图

音乐人报告截图

而且,同为音乐人,美国音乐创作主体的人均年收益是中国的11倍,高于人均GDP比例的46%。张丰艳认为,收入间的巨大落差,音乐人创作源动力不足,不利于高质量音乐作品的产出。

音乐人报告截图

音乐人报告截图

现实中,人们看到一些词曲创作者、歌手赚得“盆满钵满”,那是“只有头部音乐人才能享受到的光环”。他们不少人也经历过,无法靠音乐维持生活的阶段。

音乐“付费”是音乐人收入的一项来源。中信证券的报告指出,当前中国数字音乐付费率不足4%,相比于欧美成熟市场以及国内视频等行业有显著的提升空间。预计在付费率提升的主旋律下,中国数字音乐未来仍有长足发展空间。

付费的背后是版权问题

音乐人报告显示,中国音乐人的版权意识淡漠。在表示不愿维权的音乐人中,27.78%的音乐人认为自己已经习惯被侵权,11%的音乐人期待被侵权,以便获取作品更广泛传播。

音乐人报告截图

音乐人报告截图

相比之下,在发达国家几乎每位音乐人都有自己的版权管理组织,这些组织因为大量权利人的加入,形成了强有力的话语主体。

同时,发达国家对侵权者的严惩,也让盗版有所忌惮。比如日本自2012年10月起,对非法下载者,处于2年的牢狱和25000美元的罚款;澳大利亚对单次侵权的个人罚款高达60500美元,企业罚金最高302500美元及5年监禁。

中国也加强了版权保护,近年来,针对音乐领域出台了不少规范文件。

2013年北京市版权局推出《数字音乐版权收入倍增计划》,要让权利人的收入翻一倍,参加计划的企业或者唱片公司收入营利增加一倍,让原创音乐的作品增加一倍。

2015年,国家“剑网2015”行动重点整治数字音乐版权。同年7月,国家版权局发布《关于责令网络音乐服务商停止未经授权传播音乐的通知》,要求各网络音乐服务商必须将未经授权传播的音乐作品全部下线。

中信证券传媒分析师肖俨衍认为,完善的版权保护体系有望从供给端上游促进整个行业内生增长,激发创作者创作动力,从而全方位利好音乐行业良性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主任刘晓春接受国是直通车采访表示,过去中国对版权的保护可能部分受国际上的压力,未来更多需要权利人提高版权保护意识。比如,音乐人个人利益维护,音乐平台长久发展的考虑,以及粉丝群体文化观念的转变等。同时,版权环境的优化,还需要完善产权机制及其保护环境,激励资本和市场发展。

责任编辑:余鹏飞

相关阅读:
剑桥大学等三所英国顶尖名校加入中英大学工程教育与研究联盟 独家:脱困期间沈阳机床集团股权大调整 国开行完成入股 沈阳市国资委不再直接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