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小学校园就该对手机说不
提起孩子、手机,不少家长都会一声叹息、一筹莫展。其实不只是家长,老师也是。日前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手机的校园管理已成为中小学校的普遍难题。
针对手机进校园,多年来人们已有诸多讨论。有人建议一禁了之,有人主张宜疏不宜堵,有人强调不宜一刀切……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可以归纳为见仁见智,也可以说是相当“纠结”。
说到底,判断一个工具能否在校园使用,关键看是否必要。论功能,智能手机方便沟通,有娱乐功能,还能“互联网+”学习,或许有助于提升学习效率。但这些功能并非不可替代,并且还有严重的“副作用”。比如一些学生“抬头不看黑板,低头只顾手机”,老师要跟手机争夺学生的注意力,谈何容易;有学生课间不再外出活动,而是沉迷手机,这对视力、身体素质的影响更是难以估计。
能否取其利去其害?这当然是最理想的状态,可从多年来各学校的尝试来看,很难办。很多人对严禁、一刀切等词汇心怀警惕,这可以理解。但严禁并不是个贬义词,也不是所有的“一刀切”都是洪水猛兽。从现实情况来看,中小学校园就该对手机说“不”,并且事不宜迟。
说完禁不禁,还要看怎么禁。近年来,中小学校园的手机管理,俨然已经变成激烈攻防大战,学生、学校、家长等各方斗智斗勇,也屡屡爆出扎眼的新闻。从报道来看,校方所用的方法无非以下几种:明令禁止,突击检查,没收,屏蔽周边信号,甚至集中销毁等。对此,一些家长不支持,觉得学校没权利剥夺用手机的权利;有的老师不敢管,为避免争议有时“睁只眼闭着眼”。此前,法国出台新规,禁止学生在幼儿园、小学和初中校园使用手机,连休息时间也不行;而德国、英国、日本等国也有相关规定。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当然,中小学校园禁用手机,根本在于让学生正确认识、使用手机。而这不只是学校的事,如何加强家校合作,强化教育引导,就是个更复杂的话题了。(夏振彬)